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陈志颖:走青岛特色的农机化发展之路


中国农机化导报: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是近些年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农机化公共服务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农机部门应该如何去做?

陈志颖:简单地说,建立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农机化主管部门通过为农机服务组织做好服务来推动他们使用机械作业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机化水平的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认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探索监理服务进社区;二是农机体系向下延伸;三是建设维修中心;四是实施农机安居工程。以青岛市为例,我们已连续两年争取专项资金,建立区域化综合性农机化服务机构47个,选聘村庄监管员3700多名,培养出部、省级“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示范窗口2个。

在具体操作方面,第一,我们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为青岛市下辖的5个县级市配备了监理车、检测线和事故处理等设备44台(套),推行农机监理进社区,机手家门口就能方便办理年检年审、挂牌、办证业务。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机挂牌、办证、年检免费管理,全年可减轻农民负担1500多万元。

第二,我们将农机体系向下延伸,培训进村入户,通过与生产厂家、经销商、合作社联手协作,建立了18处乡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让农机手就近学到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安全生产、作业质量等知识。像青岛保护性耕作示范合作社的王玉芹就是在我们到他们村培训保护性耕作技术时发现的人才,她对这项技术充满好奇,也有强烈的求知欲,经过我们的培训,她最终成为名震一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点的掌舵人。

第三,建设维修中心,解除合作社修农机的后顾之忧。依托二级以上农业机械综合维修点,目前青岛市建立了服务范围广、服务能力强的区域性农机维修服务中心和4S点19家。如莱西市老段农机区域维修服务中心拥有12名技术人员、27台大型维修设备和5部维修服务车,有效解决了周边7个镇的农业机械“修机难”问题,深受广大机手的欢迎。

第四,实施农机安居工程,解决农机“住房”难。青岛市已连续5年累计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600万元,扶持了51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库房、维修间、培训教室及农机大院,解决了一大批农机的存放难、维修难和保养难等问题。

中国农机化导报:如您所说,这些公共服务体系内容应该说大多数省农机局也都在做,但如何真正落实到位,或者说真正解决农机服务组织的后顾之忧,青岛市有什么好的经验?

陈志颖:中央、省、市每年都有一号文件,都讲农村工作,主管局也会搞一个一号文件,我感觉在我们这个层级,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政策,但关键要抓好落实,不能停留在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层面。现在我们的做法是一些成熟的常规工作通过县乡村来做,一些创新型的、有难度、无规可循的事情实行点对点的工作方式,谁能做就扶持谁,往往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来。我认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到我们这一级了不能光停留在务虚上,文件、政策国家和省已经制定过了,到我们市一级文件务虚的内容顶多占30%,70%以上应该放在具体措施和落实上,所以要抓工作体系,工作体系就是干活的。对基层农机服务体系,我们现在极力倡导其作为县里农机部门的派出机构,实践效果很好,由他们来执行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方针,指哪打哪,没有这个体系,都是空话。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有人、有经费,管理与服务还要相结合。要达到有人办事,有钱运转,管服结合,这是我们对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

中国农机化导报:我们可以理解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机化主管部门对内的工作要求,那么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农机化主管部门是否就可以退居次位,交由市场来主导?

陈志颖:从长远来看,这样理解也不算错,但就目前来说,还不能完全这样理解,社会化服务体系其实就是以农机合作组织为核心,从目前来看,尽管农机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其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否持续、科学地发展下去,还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

首先我们要鼓励合作社发展壮大,像青岛市从2009年起普通农民买农机补贴30%,合作社买农机补贴40%,现在合作社达到400多家。我们的大田作业百分之六七十是合作社在作业,所以说政策导向非常重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花生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