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伦
“十二五”时期,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各项工作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加大宏观引导力度,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坚持以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有效增收、农村加快发展为核心,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为主要任务,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主攻秋粮生产和薄弱环节机械化为重点,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着力促进农机、农艺、农业经营方式的协调发展,着力加强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到2015年,全省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2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持续巩固,玉米生产过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5%,花生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养殖业、林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出口贸易额达到120亿元。
到202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4亿千瓦左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左右。玉米、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花生、油菜生产过程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其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本解决种植、收获机械化关键技术问题。农机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得到完善,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农业装备制造大省和强省。基本建成现代化农机流通体系和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网络。
全面提高农机装备和作业水平。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坚持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与结构优化并举,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要重点提升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及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机械保有量;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更新报废;促进作业机械和拖拉机配套机具的发展,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降低单位能耗。加大灌排设备更新改造力度,加快节水灌溉和小型抗旱设备推广,提高灌排设备装备水平。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加快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普及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发展油菜种植和收获机械化,加大直播机械和联合收获机械推广力度,推动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提升茶叶生产效率。加快研发推广棉花、经济作物育苗移栽机械、收获机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推广轻便、耐用、低耗中小型耕种收和植保机械,推进丘陵山区主要粮油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以生产种类丰富、生产手段改善、生产过程规范、生产供应均衡为目标,加快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建立农机、农艺、科研和生产企业协作攻关机制。成立省级农机农艺融合协调组和技术专家组,统筹规划,整合科研力量,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与技术集成配套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将机械适应性作为科研育种、栽培模式推广的重要指标,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加强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加强农机与水、肥、种、药等因素协调作用的机理研究,完善农业机械化、种子、土肥、植保等推广服务机构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组织引导农民统一农作物品种、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将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主体,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指导,进一步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形式,重点抓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发展一批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特色鲜明、效益明显的示范农机合作社,带动大型、复式、高性能农业机械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农民流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展农机专业大户和联户合作,探索发展农机作业公司,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培育农机作业、维修、中介、租赁等市场,为农民购机和售后提供系列化优质服务。继续抓好农机跨区作业,加强组织引导,推动农机跨区作业由小麦向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延伸,由机收向机耕、机插、机播等环节拓展。加强机耕道路建设,改善农机作业、通行条件。保障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排灌及抗旱用油。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2-11-14/nj_7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