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机械鉴定站
十年来,甘肃省农机鉴定事业蓬勃发展,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法规和技术规范不断完善,鉴定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农机鉴定事业为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农机推广鉴定范围不断拓展。农机推广鉴定产品数量从2002年的47个发展到2012年的300多个;鉴定产品范围从开始的播种机、铧式犁、农用挂车等大众农机产品发展到现在的农用动力机械、耕作机械、种植机械、收获机械、运输机械、饲草加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七个大类。
——农机质量监管体系日趋健全。2002年,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农机产品质量投诉站建立,随后全省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形成,全省共建立了监督机构101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14个,县级86个。成功处理投诉事件458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不断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十年来,对农机市场进行的监督抽查从未间断,拿农机零配件来说,从2004年的合格率62.3%到2012年的89.5%,产品合格率在不断提升,质量有了明显好转。
——职业技能鉴定艰难突破。自2006年正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以来,经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培训考核 ,全省共有139名人员获得考评员资格,其中高级考评员20名,考评员119名。到目前,鉴定工作已覆盖全省10个市(州)的25个县(市、区),鉴定范围由修理工扩展到农机化行业的主要工种,鉴定人数由空白到今天已累计超过4336人,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农机维修工作步入正轨。自农业部《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实施以来,甘肃省农机维修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省农机鉴定站加挂了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总站的牌子,基本实现了《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网上申报、查询,农机维修网点《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持证率达到80%以上,农机维修管理执法水平明显提高。
——从单一鉴定到鉴定加科研项目带动发展的模式跨越。以前,单位发展的模式只是单纯做鉴定,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企业发展,为用户把关质量。现在,我们提倡科研项目带动鉴定发展,除了进行农机试验鉴定,我们还争取科研项目,从理论的研究到具体的机具研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促进农机鉴定事业的科学发展。
零件检测
甘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恰逢其时
甘肃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为了改变干旱对农业的制约,甘肃在长期实践中探索提出了“修梯田,建水窖,铺地膜”的旱作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机械化,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到主动抗旱,由单一抗旱技术到集成技术,由传统抗旱到现代抗旱的跨越。截至2011年,旱作节水机械化技术推广面积突破1600万亩,是10年前的3.2倍;旱作农机具保有量超过10万台,是10年前的2倍。
旱作节水农机化技术与十年前相比,更加明确主推技术、发挥注重机械化集成效益、突出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注重农机农艺结合。在玉米栽培上,重点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模式为主推技术,积极完善配套机具,并组装配套机械深松蓄水保墒技术、旋耕整地技术、点播技术、植保技术和废膜捡拾回收利用等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机械化技术体系。
2012年全省推广机械起垄覆膜面积610万亩,为完成全省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奠定了坚实基础。小麦栽培上,重点推广了以全生长期覆膜覆土,机械点播施肥为主要内容的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模式,2012年全省推广100.5万亩,平均较传统耕作亩增产30%以上,大旱年份亩增产达到60%-70%。马铃薯栽培上,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模式,重点推广以机械整地、播种、中耕培土、植保、杀秧和挖掘为主的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机械化水平达到27.6%。三大作物机械化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为保障旱作农业区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薄弱问题,从2006年开始研制开发新型配套机具,累计研发起垄覆膜施肥机产品10种,人畜力半机械化起垄机和覆膜机20余种,研制开发了集旋耕整地、开沟、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喷药为一体的马铃薯覆膜播种联合作业机和小麦全膜覆土穴播联合作业机等机型,较好地满足了农民对机具的多样性需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j/2012-11-14/nj_7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