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黑龙江:合作十年


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已经走过近10年的历程。近10年来,黑龙江省立足发展大农业,应用大农机,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机化生产发展之路,加快了黑龙江由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耕作制度转变的步伐。在土地耕整,集中规模经营,提高作业标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上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粮食产量和商品量均居全国之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好政策助力合作社长远发展

从2003年开始,黑龙江省组建100万元农机装备的农机合作社,到2008年数量达到1216个,配备的拖拉机开始只有80马力,到2008年已经达到180马力。在当时,土地板结还是黑龙江省农业增产的主要矛盾,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始试点组建1000万元农机装备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到2012年,现代农机合作社已经建成797个,总投资103.34亿元。合作社覆盖近1594个村,土地入社面积593.05万亩,代耕代播代收面积4000万亩,项目区内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合作社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现代农机合作社以土地、资金等入社方式组织农民39.2万人,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合作社所在地新增转移劳动力19万人。

农机合作社成为“大粮仓”主力军

2012年,全省农村粮食作物机收面积超过1.1亿亩,其中合作社机收面积2057.5万亩,占18.7%,而合作社收获机仅占全省农村收获机总数的12.4%;秋整地总面积7300多万亩,合作社整地2745.5万亩,占31.6%,合作社拖拉机只占总动力的8.9%;深松面积4377万亩,合作社机械深松2534.8万亩,占57.9%。合作社秋季整地单机平均作业量4920.2亩,农机户单台作业量平均为3200亩,合作社高出农机户68%,无论是整地、深松还是收获作业,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成为主力军,并因此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机械化水平和规模经营水平。

体制模式多样 创建可复制样本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黑龙江省创建出一套科学的、可复制的合作社体制样本,一是农民联办,这种模式占黑龙江省合作社总数的74.7%。拜泉县三道镇富业农机合作社由临近四个村领导各出资42万元共同出资组建,每个村保证连片面积达1.5万亩以上,总经营面积达到6万亩以上;二是乡村集体主办,以村集体为核心领导班子,凭借管理和经营农机的经验,组织协调土地规模经营、连片作业,保证合作社大机械作用的发挥。如克山县北联新兴、西联发家等合作社,北联新兴农机合作社承担4.02万亩机耕作业服务面积,实施反租农民土地、集体规模经营;三是企业领办,通过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涉农企业的支持,保证合作社健康发展,如克山县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盛丰种业合作社,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投资1000万元,争取农机项目资金4000万元,组建了4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大豆平均亩产300斤,比非入社成员单产增加100斤,每亩增收180元;四是场县共建,北安市的4个场县共建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全市9个乡镇和建设、赵光、红星、二龙山、引龙河、海伦等6个农场开展了农机跨区作业工作,共完成跨区作业面积40.5万亩。

服务市场不断开拓

十年来,在黑龙江省农机部门的支持下,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项目区内采取土地租赁、实物抵租等形式开展规模生产,2012年合作社标准化整地2745.5万亩,其中深松整地2534.8万亩。积极开展跨区作业,大庆市土金合作社为让胡路区喇嘛甸镇和林甸县代耕作业3.5万亩,为红骥牧场造林整地5000亩,为油田挖输油管线4500米。切实开展跨行业服务,克山县新兴合作社承揽水利、修路挖沟和运输等业务,收入47万元。

提高农民收入新法不断

克山县仁发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黑龙江合作社建设典型,总建设资金为2084万元,国家购机补贴和省里投入1234万元。2011年合作社吸纳了314户农民以土地入社,社员带地入社1.5万亩。当年合作社实现总收入达到2763.7万元,全年盈利1342.2万元。合作社在社员入社时承诺的每亩地保底350元的基础上,实行二次分配制度,户均获得红利12251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2012年带地入社户数达1215户,入社土地面积达3万亩,合作社发展形势越来越好,预计今年合作社总收入将达到4957.16万元,盈利2581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整地 大豆 组织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