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宋毅

五、建国初期农机化起步的历史过程之恢复增补旧农具和改良推广新农具

今天,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机化发展的种种事件,已经随岁月流逝而由经济学范畴进入历史学范畴,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对前辈走过的路加以审视总结。科学出版社1963年出版的清华大学刘仙洲教授编著的《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明史》一书中,对“机械”做的定义是:“任何一种工具,无论简单到什么程度,当使用它做工的时候,都是一种机械。”按照这个定义,农具随着新石器农业生产而出现,以后才逐步发展为较为复杂的农业机械,即由冷农具时代,逐步过渡到学者们称之为“电热农具”(动力农业机械)时代。而这个过渡,恰好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1949年—1959年之间完成的,其间大致可分为恢复发展传统农具、仿制引进国外新式农具和生产制造农业机械三个阶段。本节简要论述恢复发展传统农具和改良推广新式农具的过程。

(一)增补恢复旧农具是新中国农机化事业的起步点

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并没有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建立而立即发展起来,在建国最初的几年里,现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根本不能提上日程,先进的生产关系受到落后生产力的制约,因而必须补上生产力发展的这一课,这就是新中国农机化以增补恢复旧式传统农具做为起步点的根本原因。         

1951年春召开的全国农具工作会议提出,土地改革后农民生产热情高涨,耕地面积扩大,鉴于当时全国旧农具较抗战之前1936年的水平缺乏20%以上的现实,在组织起来、提高技术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号召下,恢复和补充农具成了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1952年春,从全国整体情况看,除条件较好的老解放区旧农具基本上已经够用外,大部分地区旧农具还是很缺乏的,灾区、战争破坏严重地区及部分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缺乏的状况更为严重。比如,河南的黄泛区旧农具缺少约30 %,西南地区缺少约45 %,西北、西南的偏僻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不仅缺乏,而且农具还很落后,有些地区农民还使用着木犁、木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见《张林池在全国农具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中国农业机械化重要文献资料汇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52年是各级政府投入增补旧农具力度最大的一年,体现在这年农业部农具工作方针是:迅速地增补旧农具,稳步地发展新农具。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农机化文献里,同时出现了“旧农具”、“新农具”和“新式农具”三个不同的概念。代表农业部在全国农具工作会议上做报告的张林池强调,不同地区应有不同做法,“在旧农具已经够用,新农具的使用已有相当基础的地区,如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新农具上;在旧农具不很缺乏,新农具已经过典型示范的地区,如华北大部地区、西北部分地区及河南、山东等省,应逐步地把力量转向发展新式农具;在旧农具很缺乏,新式农具还未经过典型示范的地区,如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的大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应把主要力量放在增补旧农具上,新农具先做典型示范工作。”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旧农具、新农具、新式农具是档次不同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显然是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的,这既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也符合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增补旧农具的工作主要集中在1952年到1953年, 1952年的工作目标是年内迅速增补旧农具三千多万件,使广大农村地区补足够用。增补旧农具工作时间限定在1953年内,但在特别困难的地区可再延长一年,体现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国家确定增补恢复旧农具为农机化重点工作的原因:一是农业部确定的1952年农业生产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针,如果没有足够的生产工具,这一目标则无法实现;二是与国家急需的其他农业生产工具相比,恢复增补旧农具比较容易,各地农村中的木匠铺,铁匠炉都能制造出传统的旧农具,千百年来积累下的经验,乡村工匠们已经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大量制造没有问题;三是农民对旧农具的使用技术熟练,迅速增加后,在使用上也不会发生技术障碍;四是由于更高级别的新农具当时还不能普遍推广使用,而且已试验成功的新农具种类也不多,制造厂更少,不能很快地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因此,不少地方、不少环节还不能完全离开旧农具。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化 工作重点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