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观点碰撞 把脉丘陵山地机械化(图)


杨杰

丘陵山地机械化的现状如何?面临难题有什么应对措施和方法?水稻、玉米、果业机械化在丘陵山地发展面临什么问题?继微耕机后,什么机具将成为下轮热点?10月7日,由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和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丘陵山地农机化技术发展高层论坛”在安顺市举行。论坛上,专家们激情洋溢,旁征博引,为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献计献策。

丘陵山地农业急需农机化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使得丘陵山地农业人工作业成本超过了机械作业成本,并且差距越拉越大。以丘陵山地的水稻收割为列,目前人工收割水稻已涨到300-400元/亩。而机收价格在120-260元/亩。丘陵山地农业发展急需农机化,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下一轮农机化发展热点。

 但是,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显然任重而道远。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恒新表示,目前丘陵山地机械化发展的任务很重,还有11个省区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不到40%,其中5个省低于30%。“十二五”期间,要高度重视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工作,按照全力普及机耕、大力发展机收、努力突破机插机播的思路,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支持农民购置使用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粮食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机械,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专家认为,推进丘陵山地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适宜丘陵区作业的机具虽然要求小型化、简易化,但总不能背或者抬到地里,因此应加强适宜农机行走的道路建设,使机具能直接开到地里,便于作业。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姜心禄表示,丘陵山地发展机械化生产要选择合适的作物,或者合适的生产环节进行研究、设计、配套。在生产全程可以侧重选择旋耕、播种、施肥、植保、割晒、运输的一个或者几个环节重点突破。应满足丘陵地区主要农作物重点环节的机械化需求,按照轻简、便捷的机械化设计原则进行设计,引导丘陵山地农机化生产向省力、高效、有序的方向发展。

贵州省山地农机研究所研究员鲍向东认为,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机械化,要重点发展专业合作社,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目前丘陵山区农机服务组织较少,有的地区甚至没有。可汲取北方规模化发展的经验,逐步通过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机具的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他表示,研制和发展各种中小型、多功能的农机具是贵州省农机科研发展的主攻方向。今后,将研究适用于丘陵山地的新型机械化生产技术,攻克机具通过性、适应性、经济性差等难题,开发适合山地行走、运输、过埂能力强、适应多种田间作业需要的通用底盘,通过集成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应用,为加快贵州丘陵山地农机化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水稻、玉米、果业机械化发展各有侧重

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李革认为,我国目前适应丘陵山地水稻的机械品种少,应大力开展新型适应我国丘陵山地水稻机械化的机具。目前生产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的企业多数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可靠性较差,故障率较高,“三包”不及时。与国外先进国家比,在丘陵山地的联合收割机方面,要努力研发适应冬水田和深泥脚田的收割机。随着农村劳动力老化和劳力的紧张,手扶插秧机将被轻型的乘坐插秧机所替代。而这种轻型乘坐式插秧机在我国还处于空白。

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张东兴认为,我国要完成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目标,玉米收获是瓶颈问题,而问题关键在于种植。间套作种植,模式多样,加大了玉米机收难度。这也是造成全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偏低的重要原因。西南玉米种植模式繁杂,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大小行间套作,这对玉米播种,尤其是收获有很大影响。播种行距要统一,便于机械化收获作业。不对行收获作业效率低,对辊处容易堵塞。

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机械研究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洪添胜认为,水果产业是我国水果主产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劳动力短缺,果农劳动强度大,劳动力价格高是制约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果农们盼望机械化。目前,山地果园机械与设施在不断发展,但适用、可靠和先进的“轻简化”“傻瓜型”产品还不多,今后,在标准化果园、新果园建设或老果园改造时,要充分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在果园的规模化经营、水果生产机械及设施与农艺技术的有机融合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丘陵 水稻 玉米 联合收割机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