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谢德体委员:加大农业人口转移力度促进城乡统筹


合理的农业人口转移是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他们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很大的购买力,拉动了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大量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使其自身的人文素质和经济收入

方面缩小了与本地市民之间的差距。部分流动人口也把自己在城镇工作过程中所学到的技术、经验带回家乡,带动了更多人发家致富,缩小了城乡差距,也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一、农业人口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转移的农业人口综合素质不高

农村人口素质偏低是制约其转移数量和转移方式的重要因素。农村相对落后的经济使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教育质量难以提高,造成农村劳对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一般低于城市劳动力。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农村人口进入较高层次产业就业将越来越难,可以转入的领域也将越来越窄。

(二)农业人口转移缺乏理性引导

在城镇,对转移人口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还处于盲目、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加上有关农民外出人员务工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这就迫使一些想转移人口继续留在农村或者已经外出的入重新回到农村。

(三)农村人口进城动力不足

一是许多农民宁愿做“兼业农民”、亦工亦农的“两栖”人,也不愿放弃土地做市民,即使进城居住的农民也仍然把承包地看作自己生活福利的保障。这种意识既妨碍了农民向城镇转移,也影响了农村土地合理流转.,从长远看不利于城镇化发展。二是许多企业主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满足于偏安一隅,认识不到产业聚集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城镇、进园区的积极性不高。

(五)土地制度束缚了农业人口彻底转移

对农民而言,土地毕竟还发挥着基本的社会保障作用,因此,大多数农村转移人口一直怀有两手准备,进可以到城里去淘金,退可以守着土地保温饱。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进展较快,二、三产业发达的镇乡因建设需要,征用大量的土地后将其转化成集体货币资产,农民怕失去集体资产的收益权,更加不愿离土离乡。土地几乎成了把农民与农村捆在一起的“绳索”,使大量在非农产业岗位上就业的农业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或“离乡不离土”,绝大多数转移人口并没有切断与土地的联系,也不想与土地切断联系,这就直接导致了他们转移只是暂时或短期的,因而不能实现真正农业人口转移对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

(六)相关政策歧视性问题仍然存在

现行的对进城农民的制度安排中从城市利益出发采取限制性措施多,为农民进城落户着想的服务性措施(如就业指导和培训、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子女教育权利、廉租房的供给、企业和社区社会文化的接纳等)少。这一方面导致长期工作和生活于城市中的庞大农民工及其附属人口群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影响国家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对于这一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的农民工群体,尤其是新成长起来的农民工群体而言,如果他们长期流动于城乡之间,那就不仅缺乏全身心投入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动力,而且会在社会认同上感到自己既不属于城市人、也不属于农村人,从而被边缘化。

 (七)转移人口管理问题突出

农业人口无序转移致使城镇转移人口数量大、分布广、居住分散又经常变化,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转移人口大多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念较为淡薄,一些转移人口特别是那些无固定工作、稳定收入、无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口,给都市区的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和问题。在计划生育方面,流出地鞭长莫及管不到,流入地因人力、财力的限制又管不了,这就使得城市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计划外生育和出生性别比偏高现象十分突出;其次,由于转移人口普遍经济收入不高,孕妇入院率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城镇本土市民,新出生的婴儿的防疫工作也难开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群体 多渠道 义务教育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