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技术要点:(1)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种子发芽率≥95%。(2)采用玉米深松免耕分层施肥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深松深度≥25厘米,打破犁底层;使用长效缓释复合肥,肥料分层施于地下10~25厘米处,形成长条形肥带,施肥量40公斤/亩;实行单粒精量播种,行距60厘米,密度4500株/亩左右,播种深度3~5厘米;播种后镇压轮碎土镇压。(3)玉米3~5叶期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4)播种后及时浇水,灌浆前不浇水,灌浆期浇水一次。(5)及时防治病虫害。
3.适宜区域:南部复播玉米生产区。
4.注意事项:(1)前茬小麦麦茬高度应低于15厘米,秸秆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撒于地表。(2)播种时如水分充足,播种后可不浇水。
5.技术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新绛县泰丰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人:姚宏亮 王 笑
联系电话:0351-7030803 7030811
电子邮箱:shanximaize@163.com
(五)旱地覆膜玉米化肥农药减施“两替一选”综合技术
1.技术概述:该技术基于区域内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供需量化指标、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高效施肥技术、良种应用技术于一体,化肥施用减量30%,除草剂施用减量40%,较玉米常规栽培方式平均亩增产86公斤,亩增加经济效益200~250元。
2.技术要点:(1)采用缓控释肥替代部分速效氮肥一次性施入,避免玉米后期脱肥,推荐使用高氮缓释型玉米专用肥,配比为N-P2O5-K2O:30-12-6,该专用肥中缓释氮添加比例为30%,推荐用量50公斤/亩。(2)采用黑色地膜替代白色地膜,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学除草剂,推荐使用厚度不小于0.010毫米的黑色地膜。(3)选用区域内旱作氮高效玉米品种,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推荐品种为:先玉335、大丰30、晋玉18、中地88、中地9988、瑞普909等。
3.适宜区域:晋西北旱地覆膜玉米生产区。
4.注意事项:播期不宜过早,以4月25日至5月10日为宜。
5.技术依托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 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联系人:王永亮 杨治平
联系电话:13753103352
电子邮箱:yongliang_wang@126.com
(六)旱作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该技术从整地、播种、病虫草害防控到收获均实现机械化作业,加快谷子种植产业转型升级。每亩节省用工4~6个,较传统谷子生产增产40~70kg,节本增收200~300元。
2.技术要点:(1)采取耕翻旋耕、增施有机肥等方式,精细整地,提升耕地质量。(2)平衡施肥。每亩施用复合肥50kg,同时增施有机肥1~2m3。(3)精量播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覆膜穴播、露地沟播等精量播种方式。常规谷子旱地亩留苗20000~25000株,杂交谷子旱地亩留苗约10000株。(4)机械化中耕除草。(5)病虫害绿色防控。(6)机械收获。面积较小、坡度较大的地块,采用机械割晒+脱粒两步法收获。较大的地块采用谷子联合收割机收获。(7)选用秸秆打捆机械将秸秆打捆回收。
3.适宜区域:山西省谷子主产区推广应用。
4.注意事项: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高产优质品种和作业方式。
5.依托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联系人:原向阳
联系电话:13593100936
电子信箱:yuanxiangyang200@163.com
(七)酿造专用高粱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该技术从整地、播种、草害防控到籽粒收获均实现机械化作业。亩用工减少5~6个,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
2.技术要点:(1)整地。播种前进行旋耕,耕深15cm左右。(2)精量播种。使用精量播种机播种,1~2粒/穴,行距50cm,株距16-19cm,亩留苗7000~8000株。(3)防控杂草。①播后苗前,采用土壤封闭剂50%异甲•莠去津SC200-250ml/亩,兑水量30L/亩进行土壤喷雾。②高粱出苗后3~5叶期,采用茎叶处理剂37%二氯•莠去津200g/亩+麻芦稗20-40g/亩进行喷雾。(4)机械中耕追肥。拔节期亩追施尿素10~15kg。(5)虫害防控。在蚜虫和螟虫发生期,于喇叭口期间隔4天分别喷施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氟氯氢菊酯等进行防控。(6)籽粒联合收获。蜡熟末期,籽粒含水量小于20%时收获。
3.适宜区域:全省高粱种植区。
4.注意事项:严禁在高粱田喷施玉米田除草剂。
5.依托单位:山西农业大学高粱研究所
联系人:柳青山
联系电话:13935497921
电子信箱:673673@126.com
(八)黍子垄膜集雨栽培技术
1.技术概述:该技术具有地膜覆盖的保墒、增温、控草特点,解决了黍子地膜覆盖亩穴数不足、基本苗不足和增产潜力发挥不足的问题。黍子抗倒伏性增强,从播种到收获实现全程机械化;地膜使用量减少45%,每亩增产15%-30%。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zw/2021-4-7/224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