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份报告,字少,但分量更重。作为农业产业链上重要一环的化肥生产企业,该如何把握当前的形势,利用好国家的宏扶持观政策在不利的形势下走好路,做好事,提升发展质量呢?《农资导报》记者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特别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磷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光亮。
《农资导报》:政府工作报告从稳企业保就业的角度,提出要从3个方面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您认为化肥行业如何利用这些政策渡过难关?
何光亮:化肥行业中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企业,包括采矿、选矿、磷酸生产等,一般资产都比较重。重资产的属性,使这些企业利润本身不高,而且往往负债率比较高。当前国家对这些企业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出台的一系列财政政策,包括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都明确要用在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上。在这些政策下,化肥企业的还债期限会延长,利率会降低,这些对企业而言都非常实在。还有,前段时间国家免除高速收费近两个月,也是实实在在帮助企业减负。化肥企业要借助这些政策红利,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开发出更环保、利用率更高的产品,来实现更大的发展。这些财政支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国家在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减缩50%非刚性支出中挤出来的。国家希望这些资金可以切实帮助到企业,企业要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实现降成本、增效益。
《农资导报》:今年疫情让线上经济迅速升温,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全面推进互联网+,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您认为工业互联网对化肥行业转型升级将带来哪些重要作用?
何光亮:工业互联网代表着新时代的生产力,任何行业都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发展,化肥行业亦是如此。以磷肥产业为例,我国的磷矿资源和市场可以说是“错配”的,需求的重点在三北地区,而磷矿资源的分布却在西南地区,这也迫使产业链加长。而通过“互联网+”则可以让产业链更加可视,实时、及时、真实地反映信息,增加决策判断的可靠性,提高决策质量,使产业链运行效率更高。传统方式解决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今年政府工作包中提到的“两新一重”建设的第一”新“,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要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等。因此,信息化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而化肥产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正契合了这一点。
《农资导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尤其强调了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您认为,在当前的特殊形势下,农资行业该如何服务好农业生产这一主战场?
何光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出现的时间正赶上春耕,重点区域又在磷矿资源较为集中的湖北,一下子让磷肥供应变得紧张起来。国家上上下下都高度重视,加大了对春耕化肥保供工作的调度。这次突发疫情,更让我们意识到,化肥对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上午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这让我们增强了对化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也增加了自豪感。下一步,化肥企业要围绕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创新来开发更多优质、高效、环保的产品,助力庄稼高产增收,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农业科学用肥的普及力度。农业用肥应该做到4个正确,正确的肥料产品、正确的用量、正确的施肥时间以及正确的施肥位置。这就需要科技的支撑,研发创新适合的植物营养肥料。还要配以信息化手段,用好现代化生产工具,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能力,让行业健康发展。
《农资导报》:中国化肥出口在全球居于前列,您认为当前世界经济衰退对化肥行业走出去带来哪些影响?
何光亮:全球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管主观认识上有多大差异,客观上这是不可否认的。全球经济衰退主要还是因为这次疫情。在党中央强有力的领导下,我们国家阶段性地闯过这一大关,控制住了局面,但国外抗疫形势依然严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20-05-29/33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