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葡萄产业为何行情惨淡


  每亩葡萄复合肥用量超千斤;没被充分腐熟的粪肥直接上;根腐病黄叶猖獗,葡萄价格“冰火两重天”……尽管,当前中国葡萄种植中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已是共识,但听到经销商如此反馈时,记者仍为之一震。7月25日,记者亲赴河北省昌黎县葡萄主产区,管中窥豹,探寻葡萄产业行情惨淡背后的真相。

  施大肥 浇大水 根腐病肆虐

  昌黎是河北主要葡萄产区之一,东临渤海,北依燕山,独特的盆地气候,为葡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条件。

  “我们村种葡萄几乎都是施大肥、浇大水。”当天,记者前往昌黎县,走进了当地一位典型种植户李东全的葡萄园。李东全一共种植了5亩冷棚“玫瑰香”葡萄,他家的葡萄藤十来年换一茬,今年已经是第四茬了。因为种的久,李东全在葡萄疏花疏果、整形修剪等技术上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但前年以来,他家的葡萄园爆发了严重的根腐病,一个棚葡萄叶片黄化面积超过70%,减产超过1/3,丰收时葡萄销售也连连受阻。“果粒小,口感差,好说歹说收购商才拉走的,售价实在不好意思说。”李东全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正是常年施大肥、浇大水、盲目追求产量的后果。

  “土壤板结严重,根腐病大爆发!”据李东全介绍,当地葡萄种植主要施用大量元素复合肥,全年算下来每亩的施用量在400~450公斤,更有甚者超500公斤。“挖出来的根都是黑黢黢的。”李东全说。

  怎么办?为帮助李东全解决根腐难题,去年年底,《农资导报》与陕西枫丹百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积极调动专家,以“生物农法PK作物顽疾”为核心,为李东全和当地种植户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葡萄科学施肥方案:全生长期复合肥每亩用量200~225公斤,中微量元素肥约20公斤,二铵10公斤,微生物菌肥约160公斤,再冲施一遍微生物菌剂。专家表示,方案中减少了复合肥的用量,增加了微生物菌肥的施用,使施肥更加均衡、合理,在缓解根腐病的同时,提高果品质量。

  “今年的葡萄每颗比去年重了1克左右!”李东全说,今年春天,他又在葡萄园里扒了一次根,“有菌肥的地方,白根扎堆的长,葡萄叶片发黄面积大幅降低,整个园子生机勃勃的!”李东全一边装箱一边激动的告诉记者,今年的葡萄卖的格外轻松,来园子瞧过的果商全都订了他的葡萄!

  控产量 提品质 缺优质渠道

  当天,记者还拜访了另一位在当地颇具种植想法的葡萄种植户,杨宝山。

  杨宝山是种葡萄的“老把式”,但他的种植理念却不老,甚至有点超前。去年起,杨宝山在自家的冷棚“玫瑰香”葡萄园里搞了一场施肥革命。杨宝山严格控制一亩棚挂果量不高于1500公斤,施肥方面,4年葡萄藤,一亩棚全生育期共施复合肥约165公斤,微生物菌肥约160公斤,羊粪3车,完全颠覆了当地的施肥习惯。

  在超前的施肥方案运用下,杨宝山的葡萄口感出类拔萃。“去年,秦皇岛水果超市负责人在我的园子进了一批葡萄。收购第二天,他就特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超市7点开门没多久,我的葡萄就被买了个精光。尤其对我家葡萄的口感特别满意!”杨宝山说,今年6月25日距离葡萄园采摘还有好几天,秦皇岛水果超市负责人就急匆匆地把他家的葡萄订购了大半。此后,杨宝山的葡萄园还接待了一批做电商生鲜销售的客户观摩。“几个人一通拍照,我还没装完箱,他们说在网上,我的这批葡萄就都已经卖出去了,真是不可思议。”品尝过杨宝山家葡萄的同村果农告诉记者,杨宝山种出的葡萄有一股浓郁的玫瑰香气,果硬,口甜,剥皮不滴水,确实品质非常高。

  在交谈中,记者强烈感受到,对于葡萄的品控,杨宝山有着“过分”的执着。杨宝山有一个厚厚的本子,里面详细记录了当季葡萄种植的情况:用肥、用药、浇水、蔬果等每个环节的详细信息。在售卖环节,不到7月1日,杨宝山绝不开“剪”。达不到品质的果粒一律剪掉,上色略差的也在舍弃范围,这让记者十分佩服。

  尽管杨宝山的葡萄供不应求,但收购商给他的价格和同村其他农户的差异不大,每斤最高售价5块钱、平均4.5元,这样的收购价格与高品质的葡萄并不匹配。尽管如此,杨宝山还是坚定的告诉记者,不管价格高低,他一定会坚守自家葡萄的品控。同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效果,带动全村种植高品质的葡萄,打响品牌,坚挺价格。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葡萄 施肥 玫瑰香 疏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