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肥料供给侧改革发力何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肥工业发展的重要机会,是化肥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探索。肥料供给侧改革发力何处?近日召开的2018中国国际肥料发展与贸易论坛给出答案: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完善农作物肥料供应体系,拓展和创新服务模式,这是未来肥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个重要方向。

  减用量 提效益 助力农业进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化肥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7年化肥消费比2016年减少了38万吨,实现了减量。不过,当前农业正处于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化肥使用方面,还存在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主体素质总体偏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等一系列问题。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化肥减用量不是目的,提效才是实质。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指出,从总体来说,下一步农业推进的方向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业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了2.2%。“化肥减用量不是目的,提效才是实质。从目前来看,农业压制化肥用量,目的是倒逼化肥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效益。”高祥照说。

  肥料行业要从三方面着手:第一是提高肥料的科技含量,第二是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第三是提升肥料价值。

  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肥料行业也要快速转变,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节奏。以化肥施用方式为例,不仅要改变过去大肥大水施用的粗放方式,新型肥料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也要不断改进,是不是能够真正让营养成分施到农作物根区就很重要。中国农业情况复杂,地域、天气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这需要肥料行业从业者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耕地。高祥照认为,从农业应用的角度来说,化肥要想用得好,首先要提高耕地质量。耕地质量高,有机质充分,保水保肥能力就强。

  减肥增效也预示着新型肥料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表示,肥料减量后运用生物刺激剂,刺激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提高离子摄入能力,可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性;运用微生物的抑病促生机理,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些新型肥料促进根系生长,使得根基养分高效利用,对提高化肥利用率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陈清教授认为,减肥增效是一整套方案。比如,控制可控因素如光照、温度,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养分、正确的用量、在正确的位置施肥和灌溉。他指出,肥料减量过程中,功能性套餐肥施用方法非常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应该是套餐肥的追肥方案,这个方案也要考虑整个作物生长周期所需的营养元素。

  讲高效 重研发 尽快补齐短板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控制用量与提高服务水平外,肥料体系均衡、高质量发展也至关重要。在中国的肥料体系中,肥料品类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补齐。

  ——钾肥展望 受资源的影响,钾肥供应满足不了农业的需要,每年仍需大量进口钾肥。同时,国内钾肥施用比例还未达到农业部提出的氮磷钾1∶0.4∶0.3的建议比例。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会长王孝峰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中国钾盐钾肥行业不断在国内寻找新的钾资源。同时,盐湖集团等企业也形成了一套针对“低品位、难开发”钾盐的高效利用技术。另外,钾肥行业也在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机遇,在多个国家开辟了30多个钾盐钾肥项目。王孝峰指出,从钾盐钾肥需求角度看,未来涉农工业化产品的钾盐化、熔盐储能产业的发展、低晶位钾盐高效利用技术的应用等,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中微肥前景 植物生长所需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目前中国的中微量元素肥料科研、生产、应用和评价体系还不完善。王孝峰建议,中微量元素肥料发展力争做到四步走:一是要建立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化体系;二是要通过制订标准实现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量化生产;三是要建立中微量元素肥料产业研发中心;四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很多国家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以色列中微量元素肥料使用和应用上的先进经验更值得借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钾肥 微量元素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