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开发水稻控释肥市场蓝海


“按照日本水稻控释肥的施入量,中国的水稻控释肥潜在用量达300万~750万吨/年。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土地流转加快,水稻必将成为树脂控释肥最大的市场。”钟成虎十分肯定地说。

中国水稻控释肥还是空白

钟成虎坦言,虽然树脂控释肥在水稻上的应用前景光明,但目前中国在水稻控释肥生产上还处于空白状态,这是因为水稻肥对控释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

钟成虎表示,水稻控释肥主要包含三大技术:一是永久防漂浮技术;二是精准控释技术;三是科学控释氮磷钾配方技术。

永久防漂浮技术,就是把树脂尿素投入水田后,不断地捞起来,始终都能沉下去。如果不是永久防漂浮,刚开始沉入水中,等防漂浮剂溶于水之后,树脂尿素又漂浮到水平面,一刮风树脂尿素全部跑到稻田的一边,造成一部分稻田缺氮,一部分稻田氮过量。

精准控释技术,就是要求树脂尿素释放期精准,完全按照我们人设定的释放曲线进行释放,尽量和水稻的需氮曲线保持一致。用于水稻的树脂尿素释放期一般需要两种:一种是用于分蘖期的30、40、60天的防漂浮树脂尿素,另一种是用于孕穗期的90天、100天、120天、140天防漂浮树脂尿素,生产时,通常将速效氮、短释放期的氮(30~60天防漂浮树脂尿素)和长释放期的氮(90~140天防漂浮树脂尿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掺混。就目前中国的技术水平而言,由于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制约,能满足上述条件的缓控释肥料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科学控释氮磷钾配方技术,是指种植水稻要根据农民的施肥习惯,合理调配氮磷钾比例和速效氮、控释氮的比例,经过反复的田间试验,逐步优化配方,同时尽量使控释氮的释放曲线和水稻的需氮曲线相一致,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田间应用效果。

“国内曾经有一些企业在水稻上推广过缓控释肥,主要缓释成分是硫黄包衣、硫黄加树脂包衣和PE包衣树脂尿素,但因为存在漂浮及释放期短、释放不稳定等问题,农民施用后看不出与普通复合肥有什么不同,最终导致推广失败。”钟成虎对记者说。

茂施水稻控释肥大有可为

钟成虎介绍,茂施公司创立于2007年,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可降解树脂包衣控释肥生产企业,是中国绿色控释肥的领导品牌,是专业从事控释肥、高浓度液体肥料、功能性肥料和基施缓释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新型肥料十大领军企业。茂施下设山东茂施生态肥料有限公司、山东茂施德州分厂、青阳县茂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释乐补控释肥有限公司,拥有40万吨树脂包衣尿素和80万吨控释BB肥的生产能力。茂施还是国内最大的树脂控释肥出口企业,已批量出口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登记,并获得欧洲REACH认证。

目前,茂施产品已规模应用于日本、韩国的水稻生产,在韩国已连续使用3年,得到了客户的充分肯定。在日本,经过严格测试(光检测费就花了人民币超过10万元),同时经过连续2年的田间应用,客户反馈和日本本国产的树脂尿素效果一样,看不出差异,所以今年已开始大规模推广应用了。日前,茂施出口了释放期120天的粳稻专用防漂浮树脂尿素,成为目前唯一能提供媲美日本产品的中国公司。

钟成虎表示,自2009年开始,茂施一直在水稻上做控释肥的小区试验示范和大规模推广工作,并在江苏北部、皖北、皖南、浙江等地规模化推广成功。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和降低运营成本,2016年9月29日,茂施在安徽青阳开发区建设50万吨水稻专用控释掺混肥项目,新建生物基聚氨酯控释肥生产线4条,项目达产后,年可实现产值5.8亿元、利税5700万元。该项目主要针对中国水稻土地流转率最高的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减少种粮大户1~2次施肥,降低种粮大户施肥和管理成本,提高氮利用率15%~30%,降低氮流失对环境的污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尿素 施肥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