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企业不收棉农不卖棉花行情难捉摸


临近入冬,在山东鱼台、夏津和单县等产棉区,不少棉农手里仍有很多棉花没卖出去,往年9月初新棉刚上市,新棉花就会被轧花厂一抢而空。“不少棉农嫌今年开秤价格不理想,把棉花‘锁’在家里了。”夏津县银海棉花收购厂负责人张玉福说。

开秤价低于棉农预期

“现在村里还没有收棉花的,往年新棉刚采摘就有收的了。”鱼台县清河镇吴庄村村民李峰家里种了7亩棉花,如今家里还存有2000多斤棉花没有卖。“去年一亩地产籽棉530斤,每斤卖两块七。扣除人工费和化肥等成本,一年下来根本剩不下钱。”夏津县宋楼镇东张官屯村棉农王厚民说,今年山东棉花补贴价格是每亩150元,比2015年的每亩235元少了不少,今年收入更低了。东张官屯村棉花经纪人李叶华介绍,该村距离一处棉花加工点不到20公里,往年他从村里收了棉花都卖到加工点。“今年棉花加工点还没开始收棉花。”李叶华认为,可能跟价格有关,去年这一时期的棉花收购价每斤2.7元,今年的开秤价每斤3.1元。

棉企有库存收购谨慎

棉农担心棉花卖便宜了,棉企担心棉花高价收上来砸手里。“去年籽棉价格低,我们收购了30多吨放在仓库,如今还有很多库存待消化。”单县李新庄棉花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凤宁说,今年的开秤价格比去年略高,很多轧花厂转而加工去年收购的籽棉。

“为调节棉花价格,往年新棉上市前国家会抛售一批仓储棉。今年,为了维护棉农利益,国家迟迟没有抛售仓储棉。”鱼台县合兴棉花加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亮说,企业没有等到仓储棉,不敢收购新棉。据了解,山东省棉花产量仅次于新疆,是全国第二大产棉省,也是全国第一原棉消费大省。但是,山东的纺织企业却采购不到优质的本地棉,只能从新疆或者国外购买。

山东圣源集团董事长张建福从上世纪90年代就在夏津县从事棉花经销,2006年开始经营高档纺棉。“老百姓不赚钱就不种了,不种了国内就会紧缺,国内紧缺国外就会涨价,受制于外棉。”张建福认为,要想让棉农受益、棉企不受制于人,首先要保障棉农利益,同时把棉花品质搞上去。

种植面积连年减少

据悉,山东棉花种植面积已连续7年减少,现在仅为最多时的1/4左右。夏津县鼎盛时期全县90万亩耕地中有65万亩种棉花,现在只有20万亩;有江北鱼米之乡之称的鱼台县也相似,2014年该县棉花种植面积18万亩,如今只剩不到10万亩。

山东省棉花学会副理事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孙学振说,价格是影响棉花种植面积的最直接原因,而影响棉花价格的原因则是多样性的。孙学振介绍,随着人工费和生产资料等各种成本逐年上升,农民“弃棉从粮”的趋势进一步加大。此外,国内棉花品质与进口棉花比,绒长较短,企业不愿意收购,农民积极性越来越低。“国家补贴应该进一步细化、更有针对性,提高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孙学振认为,目前政府应加大对优质棉补贴力度,分级补贴。目前棉花价格易受外国市场影响,很多人对今年棉花价格能否升到每斤3.5元抱有疑问。孙学振表示,今年的价格较去年高,但市场行情变化大,价格难捉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仓库 化肥 耕地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