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25省专家齐聚金正大,缓控释肥再上新平台


  3月9日上午,一向宁静的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曹西村突然热闹起来,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土肥站专家齐聚村头,观摩山东省土肥站在这儿的小麦示范田。“同样的地段,这块田只用了100斤金正大硝基双效肥,而对照田上了150斤普通肥料。”一位专家拿着喇叭喊道。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两块泾渭分明的麦田:一边麦苗浓郁,另一边矮小稀松,而后者上了更多的肥料。

  肥料减施是多年呼声,进入2015年,农业“减肥”上升为国家行动。农业部为此出台了三大行动计划,其中之一便是要求到2020年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

  金正大,这家全球最大的缓控释肥生产企业长期致力于肥料减量化,10年前率先将缓控释肥推向大田,6年前率先推动缓控释肥种肥同播,今天在化肥用量零增长的国家行动中,它又率先发起一场更大规模的推广战役。

  零增长行动,缓控释肥担纲重任

  当天,在位于临沭的金正大集团总部,来自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25个省区市的土肥专家还召开了全国缓控释肥推广工作年度会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目标更明确:缓控释肥要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担纲重任。

  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建华说,化肥用量零增长社会广泛关注,这是“十三五”期间要干的一件大事。数据显示,中国化肥超量使用问题非常突出,引发了日趋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威胁到农业可持续发展。2013年,中国单位面积化肥用量超过20公斤,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用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果树更是达到6倍。

  根据农业部部署,2015年化肥用量增长率必须控制在1%以内,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这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从这些年缓控释肥推广工作会议和金正大新型肥料的推广情况看,我们对实现这个目标还是充满信心的。”谢建华说。

  信心源于缓控释肥在农业上的表现。作为一种高效肥料,缓控释肥可以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因而受到农民和高层一致认可。8年前,全国农技中心首次与金正大合作,在全国示范推广缓控释肥。到2014年,缓控释肥示范由原来5个省扩大到25个省的31种作物,试验示范点92个。

  大量的试验示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缓控释肥增产增效。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孙钊介绍,2014年在玉米、棉花、小麦、水稻、柑橘、苹果、葡萄等作物上进行了大量布点验证,增产效果突出。仅以玉米为例,使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比普通施肥增产10.4%,比配方肥增产6.4%。

  10年前,金正大将缓控释肥推向大田时,业内还是一片犹疑;今天,缓控释肥毫无疑问地成为新型肥料家族中的第一成员。这一切源于发展缓控释肥顺应了农业“减肥”的历史必然。山东省土肥站站长高瑞杰说,近些年,在复合肥市场持续疲软的情况下,缓控释肥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一项统计表明,我国缓控释肥年增长率达45%以上,生产消费量已占世界总量50%以上,金正大作为推广先驱,也已成长为全球缓控释肥企业中的翘楚。

  种肥同播,一个方法带动两项技术

  缓控释肥之所以在化肥零增长国家行动中被寄予厚望,更内在的根由在于,它实现了良肥良法结合。谢建华解释说,降低化肥用量,就必须提高肥料利用率,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优化肥料结构,二是要改变施肥方式。以缓控释肥为基础的“种肥同播”技术正是解决这两大短板的利器。

  在化肥零增长行动中,除了要用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在2020年机械化施肥占比达到40%以上。据谢建华介绍,目前我国在基肥施用中,机械化率只有30%,而在追肥环节更是只有可怜的2%。

  种肥同播技术正在改变这一切。2010年,金正大在行业首次大规模启动种肥同播行动,5年下来,种肥同播几乎成了金正大的一张名片。

  一组数字记录了种肥同播在中国大跨越的历程。2010年,种肥同播从河南延伸到山东、安徽、河北等粮食主产区;2011年,金正大投放1万台种肥同播机,成立500个农化服务队;2012年,投入、调动3.5万台种肥同播机,开展3万名机播手培训;2013年,投入、调动3.5万台种肥同播机,开展4万名机播手培训;2014年种肥同播市场扩大30%,投入、调动4万台种肥同播,培训机播手6万名……“6年来累计推广185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7亿元。”金正大集团副总裁罗文胜透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肥 化肥 施肥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