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赵振东:精心培育三大优质小麦品种


  沉甸甸的麦穗又黄了。

  未到盛夏,热浪已经烤得大地生烟。“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冷,你育出来的麦子就怕寒;如果你怕热,你育出来的麦子就不耐热!”个头不高、手里总爱夹支烟的赵振东,一辈子奉行这样的人生哲学。

  这位被誉为“麦田守望者”的老人,虽已72岁高龄,却依然满脑子的“异想天开”,时刻准备迎接新的奇迹。

  精心育优,改变优质小麦依赖进口历史

  上世纪80年代,国内的小麦连年丰收,但偏偏没有能生产优质面粉的品种。1989年,优质麦的进口量达到1488万吨。一边是小麦总产屡创新高,一边是优质麦依赖进口。这种相对过剩,甚至导致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

  当时,38岁的赵振东初入小麦育种领域,一无成果,二无资历,却被委以重任。

  回想当年“济南17”选育过程,赵振东直言“很痛苦”。1993年夏天的一个清晨,他早早起床,拿着镰刀直奔试验田,去收割几行小麦“材料”。谁知到了地头,眼前却只剩一片麦茬。原来,那几行小麦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被联合收割机抢收完毕。6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就这样经过多少次失败、悔恨、痛苦,终于育成“济南17”,其品质达到国家优质小麦――强筋一等品质标准。自2000年至今,“济南17”累计推广面积5139亩,改变了我国面包小麦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成为国内面粉企业优质小麦的主要原料之一。

  在此基础上,赵振东和他的团队又育出面条小麦“济麦19”,以及面包、面条兼用的“济麦20”。凭借3大优质小麦品种,赵振东3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产稳产,让中国人安安心心端饭碗

  在中国,很多人不知道赵振东的名字,但或许天天都在食用他培育的小麦品种做成的面食。

  高产稳产、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亩产789.9公斤,创一年两熟制下的冬小麦高产纪录;近30年来我国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在某种意义上,“济麦22”就像一个“传奇”。

  2000年,几位澳大利亚小麦育种专家来山东省农科院考察,情不自禁地向赵振东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同是优质麦种,澳大利亚当时的产量只有150―200公斤/亩,可“济南17”在一年两熟的耕作环境下达到了500―600公斤/亩。

  “我国人多地少、人增地减,如果小麦品质上去了产量却下来了,农民的收入没有提高,就不适合中国。”13亿人的饭碗有多重,赵振东最能掂出它的分量。

  山东一年两熟,小麦与玉米轮种,这就容易发生“打架”。小麦晚熟会提高小麦产量,但会影响到下季玉米的生长。

  这是个两难“命题”。对赵振东来说,最艰巨的工作,是实现早收,腾出良田来给玉米,让玉米充分发挥产量潜力。当前条件下,进一步提高亩产700公斤的产量水平,同时减少良田剩余期,成为赵振东和他的团队努力的方向。

  这种前瞻性眼光,让赵振东始终站在科技最前沿。国内粮食实现“十连增”,再增产难度很大。对于这样的情势,赵振东很清醒。“高产的极限是存在的,是永远达不到的,但也是我们不能停止追求的,我们会一步步靠近。”

  悉心传授,站在麦田眺望天安门

  与赵振东交谈,我们有这样一种感受:他绝不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搞科研的书呆子,而是一位“站在麦田眺望天安门”的农业科学家,言语之间流露出强烈的使命感,思考的是如何确保中国粮食生产安全。

  赵振东心里明白,虽然过去10年全国小麦单产每年增长2%,但依然跟不上粮食安全的需要。“下一步要实现小麦亩产800公斤,困难不小,但明知难也要上,这始终是我们农业科研人员肩上的责任!”

  正因为如此,赵振东十分注重团队建设,不满足于一个人战斗。他常对年轻人“扶上马,送一程”,要求大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目前,他的团队里有6个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中最年轻的还不到40岁。

  在学生们眼里,赵振东是个好老师。即便在麦田偶遇,他随便提个问题,也能让学生琢磨半天,启示很大。

  赵振东身上那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深深地感染着年轻人。作物所小麦育种室副主任李豪圣说:“2001年,工作条件还很差,没有风扇也没有窗子,里面非常闷热。那时候赵老师已经59岁了,他把上衣一脱,光着膀子就开始工作,身上都是汗水,让我很受震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品种 优质小麦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