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和政府扶持资金一脉相承,而且这几年政府采购量越来越大、面越来越宽。有的企业甚至设有专门机构运作政府采购。起初,我们也接触过几家,但无一例外都是索要回扣,而且胃口贪婪。所以,我们定下一条规矩,政府采购一律不谈。不管那样赚钱多么容易,都不是我们要走的路子。况且,拿回扣搞来的产品,能有什么市场竞争力?
在东北某县,我们用于秸秆腐熟的菌剂在一段时间曾占到该县同类产品销量的60%以上。由于当地发放政府采购补贴,采购产品一度占据了菌剂的主要份额。但不到两年,农民就放弃了采购产品,原因是产品功效太差,农民一算帐划不来,返回来继续使用我们的产品,使我们深受鼓舞。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投资是企业行为,大家在一个起跑线上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最后留下的自然是优质企业。政府一旦插手搞扶持资金,自然就打破了公平竞争。农民购买农资产品,按照市场法则挑选适合自己的品牌,政府采购也是在无形中干扰了农民的购买行为,弱化了企业开发市场的热情和动力。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种作法即使还有市场,恐怕也难持久。
三是企业基建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在企业发展中本来是正常行为。但在银行多数垄断的情况下,企业从银行贷款,特别是新上项目的基建贷款,却潜伏着极高的风险。原因其实很简单,企业上项目一般周期2~3年,甚至更长,而银行贷款是一年连本带息清一次。这样,企业在基建中就得筹款应对银行贷款。不少企业为了救急,往往会走高息借贷的路子。目前的地下钱庄大多就是从事此类事情。情况好时,企业还钱后很快拿到新的贷款,高息造成的问题不大;假如银行有点麻烦,一时拿不到贷款,就会形成很大的问题。
我曾研究过几个案例,发现出问题的都这样的情况。山东有家本来经营得很好的家具企业,基建缺口本来只有100多万元,中途银行出问题,被逼得拿了高利贷。两年下来,高息贷款搞到900多万元。老板痛不欲生,他说自己每天一睁开眼,就增加2万多利息,而且越?越多!一个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的中型企业就这样被逼到了破产的边缘。
基于这种状况,我们一直坚持不贷款。原因很简单,产能扩张基本建设不能贷,流动资金不用贷。因为我们现在所有供货都是先款后货,现金用量不大。
集中精力 强化竞争力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我们认为,企业管理层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打造好企业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强化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稳妥发展的基础。
回顾这些年的发展,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企业软实力也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保证了我们在困境时人心不散,员工不离不弃;顺境时不骄不躁,稳妥前进。我们从来没有有意识地去搞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原则去处理日常的各种事务。事后总结,才慢慢形成了现在从上到下对人、对事的基本准则。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
第一,公开、公正、透明、平等的原则。
在企业管理中,最难处理好的一是氛围,二是报酬,三是亲属和有关系的员工。我们对所有从业人员,人格上一律平等,任何特权和歧视都是零容忍。岗位,每人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选择,公司只是建议,绝不勉强。譬如,销售人员业绩和收入挂钩,业绩突出的收入比公司高管人员还高。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则与整个回款挂钩,月月结算,自己收入多少,一看回款就知道;对待亲属和有关系的员工一视同仁,既不排斥,也不照顾,以适应为原则。
第二,诚信原则。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诚信不光是道德水准问题,也是最核心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技巧。
对内,多年来我们自觉地对人、对事坚持诚信原则,内部决策者和管理层之间、管理层和员工之间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我们现在注册了4个企业实体,总部和各生产厂都只有一个综合办公室,除此之外没有设置任何部门。主要管理人员的分工很简单,一人顶一样,平时各负其责,有重要的事共同商量解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4-06-13/274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