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的基因就是围绕科技做文章,通过科技来推动农业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那么,如何做才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科技型企业呢?下面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揭示其中的奥秘。
杨千里是芭田股份广东客家(潮汕)片区经理。2012年,他针对当地水稻后期抽穗长势不够快的情况,制定了两次施肥的方案,并在山地田(沙地田)与平地田(厚土田)分别进行大田试验:一包长效肥分两次使用,第一次底肥施50~60斤,水稻返青时,追施20斤长效肥和10斤尿素。这一小小改变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整个生长期,水稻长势良好,深得农户称赞。当年亩产量普遍在1200斤左右,个别农户一亩地达到1300斤,增产平均在150斤/亩。杨千里也因此一举打开了长效肥在客家片区的销售局面,年销售量得到迅猛增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杨千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芭田股份为了表彰他的创新精神和用科技助农增收的先进事迹,决定以其名字命名该创新成果,并由董事长黄培钊亲自颁发证书。从此,芭田股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成果———“杨千里水稻施肥法”诞生了。
为了把深奥复杂的农业高新技术及产品变为简单明了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农民,芭田股份专门组织一批农化专家与专职技术人员解答农民朋友来电、来信咨询的作物疑难病害等问题,组织人员编写“施肥专家答疑解惑”“如何科学施肥与进行田间管理”等多种科普资料病免费发到农民手中,免费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
“我们不仅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还提供一流的施肥思想和方法,这充分体现了芭田人为农服务的真心和诚心。”芭田股份品牌经理付新霞总结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4-05-27/27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