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土壤治污德龙在前


“少与多”的辩证法

    采访手记 当前,为了提高农业种植效益,追求高产量是农民普遍存在的心理。而追求高产量势必就要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就会进一步加剧土壤的污染。那么,如何才能化解这样一个矛盾呢?对于这个问题,邢思超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减少化学肥料用量,增施生物有机肥。
    邢思超认为,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并不是取得高产的唯一途径,追求高产量也可以不以污染土壤为代价。产量高不高不是取决于你施了多少化肥,而是取决于你施的化肥有多少被作物利用了。因此,解决化学肥料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才是化解“高产量与土壤污染”这一矛盾的关键。我国化学肥料平均利用率不到30%,造成化学肥料利用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土壤中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数量降低、土壤团粒结构不好。
    生物有机肥是把有机质和有益菌结合在一起的肥料品种,增施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化肥利用率。在这方面,德龙做了试验,发现把化学肥料在原来用量的基础上减少25%~30%,用省下来的钱购买德龙的生物菌肥,不但产量没有减少,有很多作物产量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少施化学肥料也可以获得高产量。

   

    一段时间以来,央视等权威媒体对癌症村的连续报道,增加了公众对土壤污染的恐惧;国土资源部以“国家机密”为由不愿公开土壤普查结果,更加重了公众对土壤污染程度的猜测。土壤污染到底程度如何,能有效治理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一直关注土壤污染问题的西安德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邢思超。
    《农资导报》:作为最早关注土壤污染的企业老总,您对媒体报道的土壤污染问题怎么看?
    邢思超:看了央视关于癌症村的报道,的确让人触目惊心。但相比较而言,这些被工业废水、废渣污染的癌症村毕竟是少数,我们更关注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土壤污染问题。
    《农资导报》:从哪些方面可以证实存在着“普遍性的土壤污染问题”?
    邢思超:这个结论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印证:一是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出口受阻,农产品中很多有害物质来自土壤;二是农作物病害、特别是经济作物根部病害严重发生,像大棚菜和果树的根腐病、根肿病、枯萎病、黄萎病等,这些病害的直接发病原因是植物根系受土壤中有害细菌侵染;三是英国《自然》杂志近期发表的一篇题为《中国氮污染加剧》的论文中提到:“1980~2010年间,沉降到周围环境中的氮每公顷每年增加8000克,氮污染沉降已经超过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上限”。
    《农资导报》:那么,就普遍性的土壤污染而言,污染物来源有哪些渠道?
    邢思超: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化学农药。尽管政府主管部门提倡使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但一些高残留的农药还在不同程度地使用,这些农药中的有害物质就可能通过土壤直接进入植物体甚至果实。
    二是化学肥料。虽然化学肥料是植物增产的关键,也不是土壤直接的污染源,但超量使用化肥却能间接带来土壤污染。我国化学肥料利用率只有30%左右,其余70%以挥发、淋失、固定的方式浪费掉。挥发的污染空气,淋失的污染水源,固定的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供氧能力就差,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产生的排泄物不能被分解,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对土壤污染。
    三是未腐熟的有机肥。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及劣质的商品有机肥中可能带有虫卵和病菌,长期使用就对土壤产生污染。
    《农资导报》:治理普遍存在的土壤污染问题难不难,如何才能有效治理?
    邢思超:对因施肥用药不当造成的污染,治理起来并不困难。首先是从源头上治理。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合理使用化肥、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高质量的商品有机肥。其次是对污染土壤的治理。几乎所有动植物残体和大量有害物质的分解都离不开有益微生物,也就是说,通过微生物的参与,能把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甚至是对植物有益的物质。例如,未腐熟的畜禽粪便是土壤的污染源,经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就能变成植物的肥源。第三,有益微生物可以产生一种或两种抗生素,有的则产生铁载体,将铁螯合起来,可限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第四,微生物在作物根区的大量生长和繁殖,占据病原微生物的生存空间,起到减轻或降低病虫害发生、净化土壤的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学肥料 化肥 污染物 淋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