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吉峰农机扩张的元年,也是政策环境有利的一年。2010年,政策层面连续七次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一号文件使相关产业及公司闻风而动。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显示,农机产品购机补贴力度被加大。
对于扩张的方式,吉峰农机主要通过“并购重组”与“新设整合”等方式进行。而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增长126.48%,公司解释是由于全国化连锁扩张战略和经营业务结构优化战略所致。
其中,收购吉林金桥和辽宁汇丰,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在西北地区整合设立4家2级子公司,年度实现营收3.84亿元;整合设立吉峰长城工程机械公司,年度实现收入1.5亿元。
按上述数字计算,收购等扩张手段带来的营收占2010年度吉峰农机营收比例超过45%。
高速扩张给吉峰农机带来市场份额的同时,其弊端和风险也逐渐显现。从2010年到201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一直为负,分别为-2.13亿元、-3.46亿元和-5.44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说明企业应收账款过多,现金较少,这也是许多采取市场扩张策略的企业共有的特点。
转型
工程机械并不成功
吉峰农机作为创业板第一股,传统农机业务的高速增长,与政策性补贴密不可分。为摆脱这种依赖性的困境,吉峰农机近年来一直在向工程机械方向转型,但就目前看来,并不成功。
按吉峰农机的解释,造成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是由于工程机械类产品受到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冲击,全行业处于低迷的状态,市场呈整体下滑态势,以至于该业务销量大幅下降。
记者调查发现,2009年吉峰农机最初登陆创业板时,其工程机械的产品销量仅占总体收入的1.91%,到2011年,该块业务的销量增长22.75%。相比而言,传统农机产品的销量占比,则从84.57%下滑至64.97%。
记者注意到,在去年三季报时,吉峰农机净利润尚有 4199.36万元,同比降幅也只有28.37%。以此测算,在去年第四季度,吉峰农机大幅亏损了约1400万元至3500万元。
吉峰农机在上市之初,其募投项目着眼点是在拓展市场,并以此提高毛利率,但上市后的3年间,公司毛利率却未见起色,甚至在2010年出现小幅下降。
事实上,吉峰农机确实很缺钱,近两年以来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增长394.24%、36.46%。2011年12月12日,在证监会放开创业板发行公司债后,公司为解决现金流紧张启动了发债的融资计划,融资金额高达3.6亿元,较其IPO最初募集的资金还高出一倍多。
此外,公司的负债率急剧飙升,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吉峰农机的负债率已从上市初的42.68%升至73.4%。未来保持扩张的发展模式,也将会使现金流依旧紧张。吉峰农机去年中报的时候,还曾有11只基金对其增持了619万股,占流通股本总量的3.69%。然而截止到去年的12月底,上述11只基金已全部出逃,只有“南方广利回报”1只新进基金,持股量为146万股,占流通股本总量的0.54%。
现状
净利下滑融资乏力
“公司管理制度上做了积极调整,但因近两年扩张较快,成本上升的确严重,在缺乏更多资金运转的情况下,业绩的良性增长势必也受到影响。 ”面对净利下滑质疑,公司某高层告诉记者。
事实上,早在2012年四季度之初,四川某农机销售商就曾告诉记者,吉峰大农机战略以及并购扩张举措,存在市场难以融合的弊端。这几乎是吉峰农机在其西南发家地所沿用的老路。即通过捆绑当地经销商,间接切割市场份额。但因“农机补贴资源本地化”的潜规则,吉峰每次市场扩张的资金成本不菲,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其并购资金几乎都以千万元计。
有经销商告诉记者,吉峰其实并没有什么独特的商业模式,公司能做的服务很多经销商都能做,只是没有那么多资金。正因为吉峰的巨额募集资金,他们以前才选择合作,因为可以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也可探索更多的销售模式。
面对如今募资弹尽粮绝、融资日趋乏力的吉峰农机,经销商则已开始思考自身出路。据前述经销商称,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单独操作,特别是吉峰市场较弱的地方。即便是原有的市场,只要自己有实力和精力去活动,也依然能从吉峰口中夺下一块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3-03-06/316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