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做地头服务“土专家”


□黄兵

开栏的话 农资行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家法律和政策不断地完善,鼓励和促进农资企业兼并重组,大田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进,农资超市、农资连锁和农资大卖场已经遍地开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快速增加,厂家直供来势汹汹,农民团购现象愈演愈烈,种种行业迹象均表明,农资行业竞争正在加剧,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当前农资生意越来越难做的局面,对于处在农资销售渠道最末端的农药零售商而言,无疑十分痛苦而彷徨。

农药零售商是将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送到农民手上的最后一个环节,与农民直接面对面。笔者围绕困惑农药零售商的一些常见问题,也是决定生意的重要问题,以《农药零售商的艰难选择》为主题,谈谈个人的浅陋看法,供农药零售商参考,希望能够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生意越做越好。

随着农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农药零售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很多问题都在困惑着农药零售商,毕竟水平、文化和接收的信息渠道十分有限,规模小,生意做得也不是很大。今天的生意兴隆,也并不意味着以后一帆风顺,而当前经营上的选择与改变,将决定未来的生意和收入状况。毕竟,未来谁能更好地存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在新形势下,这个庞大的群体正在被催促着作出种种艰难的选择:继续做坐商还是行商?卖农资产品还是卖技术服务?做品牌还是做销量?串货还是被串?推厂家品牌还是推店面品牌?单一农资产品销售还是一条龙产品经营?高利润还是薄利多销?促销推广还是坚持老一套?做单品还是每年换新产品?厂家直接供货还是与经销商紧密合作?

做坐商还是行商?

这是一个逐渐被农药零售商认识到的问题。终日坐在店里是难以继续把生意做好的,大部分农药零售商都选择告别曾经的“坐商”,主动走出门店,走到田间地头,走入农民家里,踏上了“行商”的行列中。

化肥送货上门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很普遍,而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地区,如广东、海南,农药零售商已开始给农民送农药上门。这是一种服务方式的提高和改变,用服务赢得客户,用服务赢得市场。在未来的农资终端市场,农民会越来越“懒”,会更加依赖机械化种田、农资经销商的细心服务和专业指导,农药零售商在很大程度上将会从零售商转变为服务商。谁为农民提供的服务细致到位,谁的生意就会更好。

随着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出现了一批种植大户、农场主和专业合作社,农药零售商更需要主动走出去,想尽办法抓住这批种植大户,尝试和专业合作社合作,与他们多沟通和交流,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比如当地的土壤状况怎样,种什么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用什么农药,用什么肥料,该如何管理等,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给予合理的建议,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产品和配方,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在服务上下足工夫。

卖产品还是卖服务?

仅仅会卖产品,显然已越来越得不到农民的认可,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对于农药零售商而言,已经迫在眉睫,毕竟大部分农药零售商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农资产品不同于其他大众消费品,属于农业生产资料,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不是卖完了就了事,你不仅要会卖,还得教会农民使用技术、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得下田进村为农民做服务指导,得根据具体病虫害发生情况开配方,得根据当地土壤状况建议施肥品种,得跟踪产品的使用效果,得向农民传授科学施药用肥技术。总之,在卖好产品的同时,还得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才能保证农民的信任,才会迎来更多的回头客。

结合中国的农业现状和实际情况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素质仍然难以大幅度提高,依然是缺乏农资产品基本知识、对农资产品的真假辨别能力较差、农药知识十分匮乏、不能对症购药和科学配制农药、科学用药用肥能力有限、使用和购买农资产品过度依赖农药零售商的推荐。而中国种植结构多元化、千家万户分散种植、种田种地群体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现状,加上政府农业部门对农民科学施药用肥的指导近乎空白,决定了农药零售商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学习农业技术,订阅与农业相关的报刊杂志,提高自身的技术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农民,做农民身边的“土专家”和植物医生。技术服务可以改变农民施药用肥的方法和意识,提高施药用肥的效果,技术服务还可以提高售后质量和农民的满意度,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作者供职单位深圳市标皇兆农资有限公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群体 规模小 种子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