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续坤
眼下,各地开始陆续进入“三夏”农忙季节,广大农资企业组织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不辞劳苦地奔波在田间地头,或面对面地释难解疑,或手把手地言传身教,许多农民听得是津津有味,问得是切中肯綮,连称从中受益匪浅;但是也有部分农民兴致不高,兴趣不浓,听了几句就扛起锄头悻悻而归。问其缘由,回答几乎众口一词:“专家所讲头头是道,但是理论过于深奥,那些营养我们一时还无法吸收。”
这些农民说的不无道理,由此也反映出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在与科技的关系上目前尚存在着两个不同的层面:一个是等,完全依赖农资企业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骨干送技术下乡,或者等农技部门的干部职工送技术上门;一个是要,不少先尝到科技甜头的农民兄弟,开始主动地与有关农资企业或专家联络,聘请科技顾问,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吸收。事实上,仅有这两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土专家”和“田秀才”在农民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让他们开口说话,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来起到示范带头和辐射推广的作用。理由有三:首先,他们本身就是农民,在生产中所进行的试验与示范,最具典型性和说服力;其次,他们最了解当地的土壤特性与种植习惯,从而更能准确地掌握农民所需,针对性、可操作性更强;再次,由于农民与农民之间没有什么距离,心容易沟通,新技术和新品种就更易于推广和应用。
当然,让农民自己开口讲必须要有一个平台,像安徽怀宁、河南新蔡、湖北随州等地开展的“农民讲坛”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农民讲坛”的主讲人就是活跃在乡村各个角落的“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讲身边事,说小道理,传致富经,既没有深奥空洞的理论宣传,又没有居高临下的文件指示,让人听着熟悉,看了真切,这样自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广大农民中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让农民自己开口讲,正是我们当前开展科技下乡的最终目的,是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的必要保障。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8/2011-06-07/31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