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造气炉改造引领小氮肥企业突围


本报讯 (记者王云立)“小氮肥企业通过改造造气炉,降低原料煤单耗,可抵消产品价格下降和原料价格上涨给生产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广安深有体会地告诉记者。记者日前在恒盛化肥公司看到,通过造气炉改造,该公司的合成氨原料煤单耗已由原先的1250千克下降到现在的1150千克以下。如果按其年产合成氨35万吨计算,则可节约原料煤3.5万吨/年,带来42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小氮肥企业正面临着难以抵御的两大困难:一是国家实施的加征100%特别关税,二是原料煤价格持续攀高。据曹广安介绍,他们把走出困境的突破口选在了原料煤的降耗上,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改造造气炉。

在恒盛化肥公司,记者采访了技改工程负责人靳希宏。他说:“小氮肥的造气工序,在设备上没有统一模式,各企业只能各自取舍,因地制宜。”恒盛化肥技改项目在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上重点考虑了以下四方面:一是造气炉体高径比与风机的风压风量相匹配;二是炉壁通风量要与炉内物料高度相匹配;三是炉壁与碎渣条之间的高度相匹配;四是蒸汽系统进汽口、进汽量定位的匹配。

靳希宏进一步介绍,多年来主体设备造气炉的直径不断变化,但底盘结构始终没有变化,如再继续扩大则不利于炉体平稳运行。所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公司结合使用块煤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炉径2.8米的加压锥型夹套。它的优点是在发气量提高的情况下,产生的高压蒸汽大量减少,且可直接供变换使用,相应的热损失大为减少。同时,他们还配套增设了脱碳放空气的回收装置,采用当前先进的变压吸附工艺回收氢气并用于合成氨生产。

但小氮肥企业在技改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据靳希宏介绍,造气炉的扩容性负荷加快了底盘的老化程度,使底盘运行周期缩短,维修费用加大。因此,他代表相关企业向设备制造厂家呼吁:对于造气炉的底盘荷载与润滑问题,希望厂家积极给予协作配合,使其运行周期延长到一年以上。

编后:政策和市场是企业难以改变的,但企业可以在内部做文章,通过技改挖潜增效无疑是较为现实的出路。小氮肥节能增效的途径不只一条,恒盛化肥实施的造气炉改造只是其中的一种,企业可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实施技改。

在这篇报道中,恒盛化肥仅凭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就成功实施了技改。而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企业可能会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这时可以求助于高校、科研单位和相关行业,合力突围。在文中提到的关于造气炉的底盘荷载与润滑问题,希望相关设备制造厂家能给予足够关注,这或许也是设备制造企业的新商机。

面对困难,是坐以待毙,还是积极探索生存之道?恒盛化肥面对困境采取的这种积极突围的态度值得其他企业效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氮肥 经济效益 定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