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煌:一个是改革。改革管理体制,这个牵扯到改革科技产业体制和改革种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还有一些具体的种业法规标准修订。现在,全国人大正在立项调研修改种子法。种子法是2000年颁布的,2004年就做了一次修订,现在刚刚过去了8年多,又启动了第二次修改,这就体现了一种改革和进取的精神。同时,作为种子企业要打好产业基础。现在一些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没有很强大的研发能力。而科研单位过剩的科研能力,没有很好地跟企业进行结合。我们认为科技体制要改革,种业内部也要改革,科研和企业有对接点,这样科研单位才能够把能量释放出来。近两年,我国在西北地区建立了很好的种子发展基地和加工中心,设备条件是一流的,可是整个管理能力还是远远跟不上。因此,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设施,还要把软件发展起来,再把我们的管理水平提上去。
记者:当前国家提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成为商业化育种的主体,这是否意味着削弱了科研单位的地位?
张世煌:这是一个转型的问题,就是说一个科研系统要把它成熟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去。现在科研和企业是有脱节的,那么要有一条途径,把科研转移到企业去,而且把科研能力也要转移到企业去。科研单位一直是科研发展的来源,而且也是我们国家种业发展的支撑力,今后强调育繁推一体化,强调一些大企业要建设自己的研发队伍,科研单位应该逐渐转型。如果技术不转移还是攥在国家科研单位手里,这个产业是不可能发展的。科研单位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共性技术研究,个性研究就应该转向企业。
记者:去年玉米大丰收,但是由于含水量太高,导致玉米卖难,如何改善这一难题?
张世煌:以前,在我国东北有一个“水玉米”的称呼,玉米品种追求高秆、大穗、晚熟和稀植,看着穗子很大,但是含水量太高。改革开放初期,很多粮商到农民那去收玉米,把这个穗子就收走了。但是现在,企业都要收购品质比较好的籽粒,因为只有含水量较低的干籽粒才能长期存放。所以,现在大家都欢迎那种早熟、灌浆快、脱水快的玉米品种,过去的“水玉米”就没有市场了。
2012年的“水玉米”是个偶然现象。因为,在秋季玉米接近成熟收获的时候,隔几天一场雨,拖拉机无法进地,一些生育期较长的品种,籽粒含水量太高,就没有办法机械收获,再加上我们很多品种是不抗倒伏的,又要改人工收获,成本大增,给农民造成的损失不小,农民增产不增收。由于含水量较高,导致玉米销路不畅。虽然政府通过临时收储政策,以比较高的保护价收上来了,但从长远来讲,还是要进行创新,培育新品种,继续缩短生育期。这样,一方面要使农民的生产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另一方面也要适应机械化。
记者:您多次提到农业科技对农业增产的作用非常大,那您觉得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如何?
张世煌:农业科技在粮食安全中应该说起到支撑和保障的作用。现在,传统农业已养活不了这十几亿人,必须搞现代农业。比方说品种,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现在都是推广良种。玉米95%以上都是杂交种,只有边远地区的少数农民还在使用老品种。以后不仅要提高产量还要改良品种提高品质,满足城乡人民生活的需求。同时对于一些先进的栽培技术,我们必须要改良,尤其要符合机械化技术要求。
从技术来说,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一机两改”:“一机”是农业机械化带动技术研发,“两改”是指改良品种和改良土壤。改良品种是说,我们今后的品种必须适应机械化操作,这样才能解放劳动力,进一步提高效率提高产量。改良土壤,现在土壤还做不到可持续生产,必须要改良,一个是深松,一个是秸秆还田。今后培育的品种、研究的任何技术都要机械化。“一机两改”,这是我们的发展战略。
记者:在农业生产中,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我们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是如何应对的?
张世煌:举个例子:前年干旱严重发生,我们科技人员都在一线,而且每天在地头监测,定时给政府部门报告。因为倒伏的时候干物质还在积累,还在灌浆,我们专家连续监测20多天。到最后灌浆速度慢下来,虫害上来,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告诉政府该马上收获,这样大大减少了损失。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6/2013-03-20/8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