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好农夫市集”一岁了,“共同购买”这颗种子已在上海生根发芽。
5月13日,在上海五角场大学路上,一批上海、安徽、海南等地的小农生产者一起摆摊,销售不使用除草剂、化肥和农药的蔬菜、蜂蜜、干货等农产品,城市中产阶层消费者则相邀来消费,当天客流量不下千数。在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这种共同购买行动就像一股清流,让人们看见“消费改变世界”的可能。
“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在网络上这样介绍自己:一个由上海地区承诺不在生产中使用化学制剂的农夫组成的市集,追求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环境、社会、文化和经济可持续的农业。目前,它在某微博里的粉丝数已达9500余人。组织者通过微博来动员消费者,每一次市集都进行微博直播。
上海农好农夫市集创办人是两个白领,两人各自有自己的职业,却一起捐出自己的周末举办农夫市集。他们的初衷是,借由共同购买等消费集结的方式,连接更多有心支持农村的消费者;其次,借此串联各地志愿从农的小农伙伴,具体实践生命从容、生态重现的农村新生活。
一言以蔽之,举办农夫市集的目的是修复那曾经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打开生产与消费之间彼此交流与参与的可能性。上海农好农夫市集还倡导一种消费者与生产者是平等关系的理念:消费者不是上帝,他们应该感恩生产者为他们种养安全食材,带来泥土与好食材的气息,同时提供了一种共建共享的生活方式。
“农夫市集”在欧美行之有年,缘于1970年代中期以来,环保人士与小农面对全球化农业贸易的反思。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型超市和跨国农业企业联手垄断农产品销售渠道,看似物美价廉的产品,却是用牺牲环境与健康的化学肥料滋养,集中化的工业生产也排除了弱势小农的生存机会。
“农夫市集”在各国风起潮涌。以日本为例,常态的农夫市集已有近3000个,全年营业额高达1000亿日元。它不仅带动有机农业复苏,也促使许多国家顺势推出扶植小农市集的政策。“小而美”的农夫市集既着眼于重建友善耕作的小农的销路,也着眼于唤起消费者的环境意识和权利意识,尤其是重建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在上海农好农夫市集上,我也常听到消费者这样问生产者:你脸上又没盖着“有机认证”的章,我凭什么相信你?事实上,农夫市集恰恰不强调“有机认证”,而以“友善环境的耕作方式”或“无毒”概念取代。主办者对参与的农夫严格考核,亲自至产地拜访,直接了解产地环境与耕种方法,有的再加上验证单位的无农药残留抽验证明。
我们这个社会搞“有机认证”,原因就在于信任体系已经毁掉了,但办农夫市集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这种价值找回来,所以农夫市集是要营造一个彼此信赖的公共生活空间,而不是迎合基于相互不信任的“有机认证”制度。
此外,有人将农夫市集称为“新的环保公共空间”,意思是说,环境运动不应只是理念,而必须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才有生命力。一方面,农夫分享给消费者“自然农法”这种耕生活,并承诺以友善耕作的方式扮演环境看守者。另一方面,消费者清楚自己吃进肚里的食物如何栽种、在何处栽种,进而愿意以实际购买行动长期支持农夫,甚至共同分摊潜在的耕作风险,如主动提出提高售价。
也就是说,农夫市集将逐渐培育一个地方朝向“社群支持型农业”发展。热爱“自然农法”的社群一起消费,将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共同购买力”,成为对食品安全危机说不的时代强音。
本质上,农夫市集是一个“共赢的共同购买市场”。表面看,有机农产品价格比较贵,这是因为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后,生产者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力,如果没有价格激励,农人是不愿意去种植有机农产品的。
农人使用化肥、农药、激素等,是“利益最大化”这根魔棒在起作用。作为消费者,去质疑、大骂农人,一点作用都没有。农人是弱势群体,在市场潮起潮落中,他们跌宕起伏,却没有太多主动权,此外还有自然灾害的风险。因此,才会有消费者来到农夫市集,他们愿意花高一点的价格去支持无毒食材生产。吃没有毒的菜,是农夫市集的最大支点,没有这一点,市集起不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6/2012-05-14/8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