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专家共商“十二五”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重点


  本网讯:为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学科发展,10月18日至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召开第三届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院所联谊会暨重点实验室学术会议,研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学科建设思路,共商“十二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重点。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罗炳文介绍,“十二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加速推进检测技术和风险评估等优势学科发展,加强标准、溯源及过程控制等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分析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技术体系;开展农产品中主要污染物的残留、富集、迁移及消解动态研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体系和溯源追踪技术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和标准物质研制,创建一批重要的农业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农产品质量安全限量及标准物质,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贸易安全和消费安全的保障水平。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副局长金发忠在讲话时提出,“十二五”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学术研究机构及学科建设重点要构建农业标准研制及“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的推进体系、部省地县贯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尤其要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研究机构的建设步伐,在两到三年内各省级农科院必须建立专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研究所(中心)。

  农业部畜牧业管理司副司长王宗礼在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花样翻新特点、未知高风险物质排查评估预警技术的研究;要深入调研基层监督执法的工作特点,加强现场速测技术与仪器设备的研究开发;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宣传工作。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学科发展建设起步晚,时间短,但相当重要。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学科群建设,要切实搞好各综合实验室和专业性实验室的分工,认真按照《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的要求,抓好内部运行机制的建设,凝炼重大科研课题,活跃学术空气,促进学科快速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陈宗懋作了题为《农药残留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大会主旨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等单位的17名专家学者作了学术报告。

  会议研究确定,农产品追溯性识别和食品安全追溯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产品安全快速监测技术及产品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饲料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安全评价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动物养殖中新型未知添加物的筛查与确认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为近期重点研究领域项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质量标准 检测 残留 建立健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