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食品安全

巴西多方监管力保食品安全


今年2月中旬,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宣布,因为在食用红花子油中查出被禁用的亚麻油酸成分,将对4家经营这种食品的进出口公司施以行政处罚,罚金最高可能达到150万雷亚尔(1美元约合2.38雷亚尔)。

  这是巴西严格监管食品安全的一个例子。巴西既是农业大国,也是食品出口大国。随着全球各国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巴西近些年来对出口食品的质量以及国内食品安全状况也越来越重视。

  巴西负责食品监督的部门和机构比较多,包括卫生部所属的国家卫生监督局,以及农业部、社会发展和消除饥饿部、司法部等部委的下辖机构。此外,民间还有消费者维权基金会、消费者保护研究院、食物保护协会等机构。

  这些机构都有比较完善的体制,在市镇、州、联邦三个层级开展工作。比如国家卫生监督局每年都从市镇一级开始召开代表会议,最后则召开联邦代表大会,反映各地遇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巴西有关食品安全的法案很多,也很具体。比如1967年第209号法案规定,食品的包装和标签必须明晰,食品的原材料和添加剂都要有具体说明。后来又要求进口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明产品的注册号码、有效期,以及产品使用和储藏的葡萄牙文说明书。

  从2005年开始,巴西又强制执行食品营养成分标签规定,要求食品标签必须包括热量值、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含量、钠含量等信息,以保障公众健康。

  奶制品是巴西食品监管的一个重要领域。2007年8月,巴西东南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两家牛奶生产厂在部分批次的牛奶中掺入一种溶液,以延长保质期。消费者饮用这种牛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现象。在接到投诉后,巴西有关方面拆除了工厂的生产设备,查封了库存牛奶,并在市场上收缴这两家工厂生产的牛奶。

  巴西乳制品监察委员会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对奶制品领域的管理法规进行完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草案,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执行,但是始终没有正式颁布。这次牛奶事件促使该委员会向公众征集建议,加快立法部署。

  在食品检查方面,巴西有关部门经常到生产厂家、市场等各个环节抽取样品,然后进行实验室分析,不合格的企业将被吊销生产许可证。比如奶制品由巴西农业部下属的奶制品监察局负责抽查,从2003年1月到2007年8月,分析的样品约4000多个,有5000吨奶制品被没收。

  由于牛奶或奶粉来自全国不同地区,如果缺乏有效的原材料控制机制,企业收上来的奶可能就是已经掺假的。为了根除这一现象,奶制品监察局在与企业磋商后,推出了《国家加强和改善乳制品质量控制计划》,联合加工和包装厂家,加强对原材料的检测。

  根据这项计划,生产未达标产品的企业将受到处罚。如果是重犯,无论是属于产品问题,还是原材料环节问题,企业都将被处以与首次发现时数额相同的罚款,同时还要接受停产30天检查、没收不合格产品、收回已投放市场产品等一系列处罚。如再被查出,案件将直接进入司法程序,企业法人将以食品造假罪被起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亚麻 检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