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药信息

钱月宝:关于在全国推行“农药集中配送”的建议


关键词:农药

影响农村食品安全的因素众多,其中农药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第一道关口”。 随着农资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原县、乡镇两级农资部门的转制,我国农村农药的经营和销售已经由传统的农资部门主渠道供应逐渐趋向多元化。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农药的流通与使用,完全由市场调节,对食品安全带来诸多危害,不仅造成蔬果产品的残留农药超标,损害居民身体健康,而且也损害了国家的农业形象,损害了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药的集中配送,引导农户规范合理地使用农药,应当是县(市)与乡镇政府亟需履行的重大职责。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安全”是重要的目标尺度。农业离不开农药,而农药使用的安全与否是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的重大问题。由于农资市场的放开,少数人乘机将假冒伪劣、违禁剧毒农药暗中交易,严重干扰正常的农资市场,损害生态环境,坑害百姓利益。近年来主管部门狠抓严打,效果明显,但由于体制因素,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仍有暗中销售。听任农药流通环节的个体经营,放任农户对农药的盲目施用,会直接导致农产品安全性能的下降甚至丧失。从去年开始,江苏省的常熟、张家港、太仓等县市,试行“农药集中配送”,由政府“有形之手”调节农药流通,由农业植保站指导农户使用农药,取得了明显成效,切实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被农民称赞为“惠农利民的实事工程”。但从全国范围看,农药的流通与使用,基本处于自发混乱状态,在基层专题调研中发现,基层群众对“农药完全放开经营”很有意见。城市居民也反映,苏南城市的蔬菜,大多来自外地,他们热切呼吁各地政府全面加强对农药流通与使用的规范管理,推行“集中配送”模式,以增进农产品生产的安全保障。

“农药集中配送”,就是由县级政府牵头,成立由相关涉农部门组成的农药配送工作领导小组,调研确定本区域农药配送体系实施方案、农药配送管理办法、农药经销人员工作职责等规范文件,指导农药有序流通与规范使用。进而选择诚信度高的农资经营公司,统一进行农药招标(议标)、集中配送、经营管理、结算核算,政府对农药进销差率进行补贴,对农药配送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各个配送站点进行日常巡查督促。从常熟等地的实践看,实行农药集中配送,具有一举多得之功效:确保农作物的丰产丰收,降低农户用药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使用生产性事故大幅下降、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服务通过配送站直接指导农户。

农药集中配送安全保障体系,是农药市场监管新模式,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为了在全国推行“农药集中配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特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县及乡镇政府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对“农药”这种特殊农用物资集中配送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会议及媒体宣传工作,迅速提高广大农户对农药集中配送的知晓度,真正把这项惠农利民新举措做到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2、做好配送体系建设。由当地供销社与农委部门合作,在各乡镇选择设立具有统一标识编号、统一柜台摆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化管理的“农药配送点”,选择有实力、有资质的农资服务公司作为农药招标(议标)主体与配送中心,聘用各镇农技所、站技术人员为农药配送点技术顾问,各配送站、点要与配送中心建立联网的信息共享平台,组成“一条龙”农药配送服务体系。在配送过程中,基层配送点要做好购药登记及使用情况记录,为农药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依据。要借助网络平台向主要用户及时发送用药指导信息。要借鉴江苏省昆山市的做法,推行《农药供应登记卡》和《农资服务联系卡》的双卡服务工程,

3、发挥好市县镇两级政府管理职能。按照“政府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信息化管理、财政补贴”的原则,农药的采购由农资公司委托县级政府采购中心进行统一采购,按照政府采购招标或议标价格实行零差价销售。政府管理重点放在制定配送规则、巡查制度、核算补贴办法、违章追责措施等。县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户的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农药品种的选用、农药的应用适期、农药合理用量以及农药的使用安全间隔期等内容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提高基层农户对病虫草防治和农药应用技术水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蔬菜 农业生产 农用物资 发展现代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