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农药
世界上第一个“农药进出口管理电子联网核销系统”日前正式启用。该系统由海关总署与农业部合作开发,可在进出口环节对假冒伪劣农药行为进行打击。
该成果是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金关工程(一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对农业进出口放行通知单进行联网核查,不仅加强了我国农药进出口监管,规范了农药进出口贸易秩序,而且农业部通过海关的核销反馈数据全面掌握了农药进出口状态。
电子口岸平台由海关总署牵头,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5个部门共建,目前已开发了“农药进出口管理电子联网核销系统”等联网应用项目30余个。依托该平台,相关部门和单位实现了“大通关”数据共享和联合执法,提高了口岸综合执法水平,发挥了综合治理的强大威力。
电子口岸平台还为进出口企业构建了“一站式”的服务平台。韩坚告诉记者,进出口企业现在可以通过覆盖全国的商业银行网络系统办理本地和异地纳税,企业从发出付款指令至付款完成一般不超过5分钟,最快只需8秒,避免了以往“柜台支付”企业在海关、银行之间来回奔波。2011年,进出口纳税企业通过电子口岸平台,实现海关税费电子支付共计9100亿元,占海关税收总量的56%。
金关工程开发的“分类通关”系统应用效果也很明显。
所谓“分类通关”,是指海关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守法状况进行分类管理,诚信守法企业的低风险货物实行快速验放,提高通关效率;高风险货物实施重点审核和查验,加大监管力度。该信息化系统目前已覆盖全国41个直属海关,成为全国海关主要通关模式。韩坚说,从2009年7月到2011年年底,全国海关将进口68.72%、出口60.17%的查验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重点审核货物。分类通关作业模式改变了以往海关监管平均用力的状况,接单现场关员日均处理单量大幅下降。
海关科技人员自主研发缉私情报分析系统,利用并行计算和开源技术首创海关自有知识产权的海量数据搜索分析引擎,解决了困扰海关多年的全国海关历年海量业务数据搜索、分析和图形化表达难题。系统一开始使用就取得重大战果,破获过亿大案。
“海关总署是我国最早通过自主创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核心业务管理的政府部门之一。”韩坚说,这10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海关进出口监管业务量连年大幅飙升,海关传统、非传统职能任务不断加重,但关员总数却变化不大。这很大程度源于金关工程(一期)、H2010信息化工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使海关的各项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作业模式、作业流程和作业规范,极大提高了海关行政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整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5/2012-9-26/20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