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农业部副部长:创新育种技术 做大做强种业


  今年以来,气候条件异常、农业灾害多发重发,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困难。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3年超万亿斤,粮食连续6年增产,这来之不易的好收成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种培育是重点之一。
  科技兴农 良种先行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我国粮食实现连续6年增产,种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
  “在农业生产中,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特殊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育种技术是最核心、最基础、最重要的关键技术,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和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利益。”科技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战略研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旺盛说。
  近年来,我国粮食获得连续丰收,但受粮食刚性需求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波动较大等限制,我国粮食供需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紧平衡状态,良种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十一五”以来,在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科技计划和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的良种选育和制种技术进展显着,特别是在杂种优势利用、常规育种等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或先进水平,一大批种业企业依靠科技不断成长壮大,已初步形成主体多元化的全国种子市场。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科技兴农,良种先行,我国粮食实现连续6年增产,种子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品种选育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推动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0616亿斤。二是良种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商品种子供应率提高到60%,种子质量明显提高,种子案件明显减少。三是种子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发展到近100家,前50强种业企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30%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累计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万余个,实现了5至6次大规模的品种更新换代,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0%左右,一批农作物新品种得到大面积应用,杂交稻已累计推广了60多亿亩,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国产抗虫棉已累计推广超过了2.5亿亩,直接为棉农增加收益490亿元;经过13年的研究推广,我国超级稻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在粮食主产区小面积试种大获成功,到2015年单季超级杂交稻大面积示范的产量有望达到每亩900公斤。
  我国育种技术虽然取得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随着跨国种子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种业面临的挑战,业内普遍认为形势已相当严峻,因此良种培育也受到了空前重视。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不久前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即为“发展种业科技,保障粮食安全”。
  面对挑战 加快创新
  育种已经成为国际科技竞争乃至经济竞争的重点,各跨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介入,使国际种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国种业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现代前沿高技术的挑战,我们要突出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培育农业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
  国内巨大的需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是我国种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国种业市场价值达500亿元,市场价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种子使用量在100亿公斤左右,居世界第一。庞大的市场吸引了国际各大种业巨头纷纷登陆,国际排名前十的跨国公司都在我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全国有37家持有效证照的外资企业,外资进入市场的步伐正在加快。
  与国外种子公司相比,目前中国种业企业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低、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差、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据介绍,我国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下的企业多达6000家,我国8000多家种子企业中,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跨国公司孟山都,而且我国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无法与大的跨国企业进行全面国际竞争。
  研发能力是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我国的种业企业,多以产、销为主,育种的材料、人力资源不足。资料显示,我国拥有科研能力的种子企业不到总数的1.5%,科研经费投入平均不到销售收入的1%,而目前世界种业巨头研发投入比例普遍在8%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左右。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2009年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登海种业、隆平高科、敦煌种业、丰乐种业全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9亿元、10.55亿元、15.1亿元、10.46亿元,而美国杜邦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2008年在全球的营业额就已经分别达到了40亿元和113亿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粮食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