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杜家毫: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为国家打造可靠的大粮仓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具有发展粮食生产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优势。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抓住扩大内需的重要机遇,努力形成了粮食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推进农机化建设,提高现代化大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黑龙江省耕地集中连片,具有装备大型农机具的基础条件。特别是在当前国家加大对农机购机补贴力度的有利条件下,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全省农机化进程。

加大农机化建设投入。2009年是黑龙江省农机化投入最多的一年,国家投入购机补贴及现代农业发展资金14.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8.4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3.3亿元,农民投入34.5亿元,总共筹措农机化建设资金70.3亿元,比上年增加26.4亿元,为加快农机化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撑。

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全年共购置大中型农机具12.7万台(套),新增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2800台,联合收获机7342台,迅速提升了农机装备水平。全省新组建92个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均达到国际一流农机具装备水平,为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探索了新路子。

提高先进农机具应用水平。充分发挥农机具作用,必须在搞好农机专业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狠抓先进农艺措施与现代农机装备的配套组装,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目前,黑龙江省玉米、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率均达到65%以上,大豆、小麦达到90%以上,黑龙江省垦区已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全省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6%。

加强水利建设,夯实现代化大农业基础

一年来,黑龙江省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为契机,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努力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

推进西部旱区水源工程建设。根据西部地区工程性缺水的实际,重点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一期工程、西山水库、九龙水库等一批水利控制性工程,鼓励引导农民建设小水库、小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1.5万处。建设了一批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

抓好东部涝区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快开发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兴凯湖等界江界湖丰富的水资源,新建续建了85处大中型灌区及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大力发展水稻生产,2009年全省水稻发展到近4000万亩,比上年增加近300万亩。

全力做好抗旱工作。2009年黑龙江省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旱情,国务院领导亲临一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受灾地区指挥抗旱,全省共投入12.8亿元,新打抗旱井3.6万眼,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灌溉设备,最终战胜了旱魔,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化大农业科技支撑

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战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加快良种培育和引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省级财政投入资金专项支持农业重大科技攻关。近年来实施省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0多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项,培育出4个超级稻品种,平均亩产1600斤以上,达到寒地水稻的世界领先水平。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应用。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共建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推进高业技术集成配套组装,建立了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积温带的米、稻、豆、麦、薯五大作物十大高产技术栽培模式,推广面积达1.4亿亩。其中重点推广了水稻大棚育苗技术,省级财政投入1.6亿元支持农民建设高标准水稻育苗大棚,全省水稻大棚育苗比例达85%以上。

推行现代农业耕作制度。一是轮作制度。在北纬48度、积温2000摄氏度的地区,实行“玉—玉—豆”和“玉—麦—豆”等“三三”轮作制。二是深松制度。2009年省级财政投入1.6亿元,推广深松面积5000多万亩,实现旱田三年深松一遍。三是培肥制度。开展土地肥力监测补偿制度试点,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秸秆根茬粉碎还田。四是植保制度。组建区域性专业化植保服务队和乡村植保服务组织,对草地螟、稻瘟病等实行统防统治。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活力

按照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黑龙江省始终致力于加快推进农业经营组织和经营方式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粮食 农机具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