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中央文件放宽落户政策 鼓励农民进城


       中央讲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绝不是一句空话,通过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农村的改革发展每年都有新的举措,每年都有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出台;  每年中央都把一号文件定位于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这实际上就是一个风向标,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要求各级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31日发布。

  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一号文件从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改善农村民生、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个方面,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文件强调,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政策

  文件中写到,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文件还提出,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村人口加快向小城镇集中。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要支持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补充耕地,调剂为建设用地的,在县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主要用于产业集聚发展,方便农民就近转移就业。继续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 A03a

  据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1 背景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决不能出问题”

  记者:与以往的6个中央一号文件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有什么不同的背景和考虑?

  陈锡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在特定背景下出台的,是个风向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体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去年,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多年不遇自然灾害的重大考验,面对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形势明显好于预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今年这个文件主要是考虑了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解决“三农”新问题;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决不能出问题。2010年要在国际经济环境更加复杂的条件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把“三农”工作做好,这是最基础的支撑,决不能出问题;三是农业农村形势好的时候,恰恰是容易出问题的时候,要高度警惕。

  2 转型

  “新一代农民工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

  记者: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各种传统和非传统挑战。那么,什么是非传统挑战?

  陈锡文:非传统挑战指的是新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农业的传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农产品,现在生态、旅游观光、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凸显。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期,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农民外出后,既不能在城市定居,又不愿意回到农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新生代农民工,指的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在1.5亿外出农民工中约占60%。相对来说,这些人对农业不熟悉,同时,他们又特别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城市社会,但从制度到心理到具体措施,我们都还没有做好接纳的准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多渠道 土地 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