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卫生部25日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媒体通气会实录


记者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称建立起免疫屏障?

余宏杰:第一,目前确切的接种疫苗数是可以获得的;第二,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要通过有代表性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才能获得。

没有研究表明在1000多万人的样本里人群感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形成免疫屏障。但是在一个封闭的人群里,如果自然感染加上疫苗免疫达到50%时,就可以阻断病毒在这个封闭人群中的传播。

目前疫苗的主要作用不是形成免疫屏障。中国有13亿人,北京市有1800万人,我们的疫苗产量是有限的,疫苗的核心作用是为了降低疾病的危害程度,尤其是那些有慢性基础病的高危人群,要避免他们得病之后带来更多的住院、重症和死亡。其次,在疫情流行高峰来临之前,给容易传播的人群接种疫苗,比如学龄儿童,可以延缓和降低疫情的流行高峰。卫生部制定的疫苗接种优先人群也是根据这个策略制定的。

记者提问:到目前为止,从流感监测来说,共发现了多少病毒点位突变?希望专家能够把基因点位突变与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病毒变异之间的联系清楚地阐述一下。

舒跃龙:我理解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突变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抗原性与疫苗株不匹配,也就是使用现在的疫苗没有意义了,这时候就要换成突变的病毒作为疫苗组分,每年的季节性流感疫苗株的选择就是这样的,变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要使用一个新的疫苗株来生产疫苗。二、这种突变可能导致致病力显著增加,,这就是公共卫生意义。三、它的传播力更强了。四、如果产生了对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我们就需要改变我们的临床用药指南,我想如果符合这其中一条,才是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病毒突变。而现在讨论的点突变还不符合以上任何一条。从另外一个方面,临床重症的、轻症的、死亡的病例中都分离出了,但是他们之间没有关联,所以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个突变对公共卫生意义的影响还不能明确。

记者提问:虽然现在基因点的突变是少量的,但如果真的发生了具有公共卫生意义上的基因突变,对防疫肯定是不好的。在现在的阶段能有什么样的措施避免这种情况,或者是延缓这种情况的发生?

舒跃龙:延缓不了,病毒是另外一种生物,有很多智慧,我个人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监测,它变了,我们能监测到,这就是我们人类最大的能力了。监测到以后我们能采取各种措施,比如生产疫苗等。

余宏杰:首先,人和传染病的斗争是永恒的。对于流感病毒,包括新甲流病毒,我们要继续加强对病毒本身的病毒学监测。其次,早期发现有公共卫生意义,不管是抗原性变异、耐药性变异、致病性变异。再次,一旦发生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相应地调整疫苗,使真正出现有公共卫生意义的变异病毒成为新疫苗的组份,使疫苗仍然有效。同时,人类在不断开发抗病毒药物,现在出现的耐药非常少见,所有的病毒对扎那米韦敏感。除了医学干预,还有一些非医学性干预措施,比如关闭学校,取消人群聚会等。一旦出现疫情严重程度的增加,可能要根据疫情的趋势和特点调整我国的防控策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传播 受体 天冬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