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村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的新途径,建立起政府奖励、社会资助、整合资源、借势网络等不同类型的民书屋,通过传播先进文化,培养学习型农民,提高了农民群众致富能力,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推进了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为优化民风、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民书屋是一项有利于农村长久发展、科学发展的“凝气聚魂”工程,文安县把“好事干好,用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作为遵循的原则,突出立足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民书屋建设取得极大成功。政府奖励,用典型激活建设源泉。改变分散扶持村街的旧有模式,把万村书库等文化资源集中奖励给苏桥镇民主村、新镇镇二村、大柳河镇刘小泗村等10个村街,打造精品民书屋10个,放大民书屋建设成果,示范带动起周边村街的建设热情。社会资助,巧用社会力量建书屋。采取企业冠名、个人冠名等多种形式,发动文明单位、文明村街、县域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民书屋建设,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事业。和民木业公司、岛田公司等县内企业相继投入资金资助民书屋建设。整合资源,真正实现物尽其用。将县乡村三级图书转移到交通便捷、群众聚集的理发店、小诊所等农民群众随时可去、随手可取、随时可学的场所,聘请有热情、有文化素质、有责任心的门店经营者为民书屋图书管理员。这样不但增加了经营者的收入,又降低了图书维护费用,群众看书也更加方便。目前,通过这种形式文安县已转移县、镇、村图书6万多册,建设民书屋12个。同时,为消除民书屋的覆盖“盲点”,文安县通过整合新华书店、捐赠图书等资源建立起流动书屋6个,利用农贸大集供农民群众免费阅读。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实效性强的优点,文安县通过整合文安农业信息网等网络资源,建立民电子书屋4个,使农村群众查找信息、学习技术更加方便快捷。
截至目前,文安县建起民书屋46个。其中,电子书屋4个,流动书屋6个,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一项人人称赞的民心工程。
民书屋建立后,抓好管理是关键环节。文安县多次组织市、县图书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对民书屋管理员进行培训,截至目前,共培训书屋管理员80余人次,并颁发了上岗证。建立图书信息搜集机制,依托基层走访调研、农民群众填写图书信息需求卡等多种方式,定期将农民需求的信息收集汇总,实行订单式服务,打破了农村图书“养殖、种植、文艺”老三样的局面,彻底解决图书供给与农民需求脱节的问题。如今,就连新媳妇学烹饪、老年人学迪斯科等方面内容的图书在民书屋也能找到。为使全县图书“动”起来,他们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书屋的图书统一定期进行“流转”,达到了足不出“屋”,就能看遍全县图书的效果。他们还建立图书多元投入机制,通过开展城乡共建活动,组织企业、学校、党政机关定点援建等方式,发动社会力量捐赠书籍,拓宽图书更新渠道,解决书屋投入渠道单一的问题,保障书屋持续发展。
能否发挥民书屋作用,是民书屋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所在。文安县在全县组建起一支26人的读书辅导员队伍,通过上门指导、结对帮扶的形式,指导农民群众读书、用书;通过举办农民读书节、知识技能竞赛等活动,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科技能人”,增强了民书屋的吸引力,提高了农民群众读书用书热情,使书屋在为社会主义村建设服务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4/2009-09-11/93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