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一位农民的 “三农日记”




  [记者手记]在秦巴山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到县城缴公粮和“任务猪”,全靠肩扛人抬。如今,太平村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而且直通县城。

  今天走在太平村的水泥大道上,一连串的“公共服务”项目映入眼帘:挂着“合”牌子的卫生室、提供义务教育的村小学、城里下乡的连锁超市、“老有所养”的敬老院——社会主义村的雏形已然显现。

  关键词:“干部作风”

  ——从“遗忘的角落”到下乡“亲农”


  [日记摘抄]“穷在闹市无人问”。1984年前,离县城仅十多里的太平村12队,很难见到县领导影子。1982年农历正月初二,县委书记曾带着女儿来这里转了一圈。遗憾的是,他仅止于对女儿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1991年,因原任村委会出纳贪污,上级批准李家富接任,当天他在日记中感叹:“太平出纳赵仁义,任职三年创奇迹。查账短款三千五,收入少记一万一。”干部财务不清、作风不正,已成为农村干群冲突的主要矛盾。

  之后,李家富的“日记”对干部作风更加关注,仅记录到太平村调研的省级领导就有3位。

  [记者手记]改革开放之初,穷困交迫的太平村12队不惜花钱请人代笔向县乡报告,但没有回音。为此,村民编顺口溜批评干部作风:“蹲在机关甩大袖(打扑克),下到基层瞎忽悠,富户人家喝喝酒,飘飘然然枕无忧。”

  重访太平村,政府早已将农民搬迁下山,每家分配了安置房和承包地。

  “现在群众的眼睛越来越亮,干部只有自身干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得到群众拥护。”李家富如是说。

  李家富,陕西省汉阴县太平村一位58岁的农民,自1976年3月起坚持每天写日记。

  30多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了农民的苦辣与酸甜,记述了农业的曲折与跨越,记载了农村的凋敝与繁荣。(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蔬菜 大棚 大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