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全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成效显著


    共1740万农民接受农资科学使用现场培训

  本网讯  为保障灾后重建、春耕生产和疫病防控三大任务的顺利进行,3月24-30日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为主题的第四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根据我部统一部署,各地在广泛开展识假辨假和科学使用农资知识宣传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执法检查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为扩大效果,黑龙江、江苏、湖北、安徽等省延长活动时间,有的省、市将“宣传周”变成“宣传月”。

  据统计,宣传周期间,全国各级农业部门出动执法和科技人员26.2万人次,举办现场培训咨询活动16883场次,接待咨询群众1739.9万人次,发放各种资料3640万份、磁带光盘10万多张。展销放心农资产品7969.4万公斤,放心农机具64318台件,货值5.5亿元。受理各类投诉举报7094人次,处理回访案件3629件。

  今年的宣传周活动特点鲜明,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各地按照农业部要求,高度重视,周密安排,认真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各省(区、市)举办了大规模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启动仪式和现场咨询活动,很多地方还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及春季农资打假工作。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梁滨连续多年参加省厅现场活动。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申维辰亲自参加了太原市放心农资下乡咨询活动。甘肃省专门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对全省的宣传周活动进行安排和部署。

  二、深入基层,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各地农业部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组织培训讲座、开展现场咨询、张贴科普挂图、进行实物对比、受理农民投诉等形式,大力普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湖南省农业厅组织500余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科技园区、蔬菜园区、无公害林果生产基地等100余个有代表性的粮食、蔬菜、林果、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区的田间地头,讲解农资识假辨假、维权和科学使用等知识。贵州省利用赶场天在649个乡镇同时开展现场宣传。

  三、多措并举,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一是通过农资打假成果展示、专家咨询、放心农资企业展销等方式,讲解真假农资甄别、优质农资选购、打假维权等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对农资产品的认知水平。二是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手段进行宣传。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农民日报、中国农业信息网及各省、地市、县等新闻媒体对宣传周活动进行了大量跟踪报道。三是积极推介信誉高、产品质量好、技术能力强、售后服务优的农资企业参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提倡质量信誉公开承诺制度,大力推行农资连锁经营,实现农资销售企业与农民“点对点、面对面”的快捷沟通。上海市召开了2008年农药重点推荐品种发布会,推荐48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生产的57种农药为“上海市2008年度重点推荐农药品种”。贵州省22家企业与政府签订了《制售合格农资承诺书》。

  四、加强检查,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安全。全国各地以“打假保春耕”为主题,以农业投入品监管为重点,集中执法力量,进行了拉网式检查。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和举报案件,及时调查、依法查处,切实做到有回声有结果,积极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行为。浙江省在宣传周期间启动“绿剑”春季执法行动,对春耕生产的种子、农药、化肥等重要生产资料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安徽省受理投诉举报319人次,案件回访279件;陕西省宝鸡市回访案件26起,回访农资企业、门店43家,农民群众1286人次。

  五、联合作战,维护打假护农好秩序。为有效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各省农业部门积极与当地工商、公安、质监、供销社等多部门联合,形成了全方位的打假态势,对制售假劣农资等非法行为产生强大的威慑力,推动了农资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浙江省农业厅、内蒙古、北京市昌平区及江苏张家港、常熟等地联合当地技术监督、工商、消协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宣传周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宣传效果。江西赣州市由农业局组织,市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共同参与的农资打假执法联队,共同进行执法检查,取得了良好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群众 品种 蔬菜 执法检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