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增强农业综合产能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2007年,我国出现了猪肉价格暴涨和副食品全面涨价的情况。这种现象背后,一个核心的问题是粮食的生产和供给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包括油料作物)生产,我国粮食总产量2006年已接近5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滞后、土地粗放经营、生产成本激增、地方政府轻视等问题依然严重;耕地面积、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土地撂荒和耕作劳动投入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旱涝冰雪灾害频繁;粮食种植技术和产量也较难突破。因此,确保粮食总量基本稳定或持续增长的目标面临严峻挑战。与此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肉食品需求增加和生物能源与生化产品加工需求快速增长,国内粮食需求大增。欧美粮食大户的生物能源化(主要是粮食能源化)也给我国粮食问题带来严峻考验,其初步启动就引起世界粮食价格暴涨。2007年7月下旬,我国进口的美国玉米、大豆、小麦到岸价已经超过国内16%-45%。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化,美元的持续贬值,将可能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进入持续上涨的通道。

  我国是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面对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变化,必须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绝大部分国家,都把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来对待,其真正原因在于其国家战略价值和国际战略价值。美国农业创造的经济价值不到GDP的1.5%,提供就业仅2%-2.5%,但政府每年向农业提供400亿-500亿美元补贴,向每户粮农提供上万美元补贴(折算到每斤粮食补贴可达0.4-0.5元人民币)。日本2000年农业占GDP1.1%,对农业转移支付占GDP1.4%,其对大米的补贴达每斤3元人民币以上。其它一些工业富国、新兴工业化国家以及石油富国也莫不如此。

  针对我国粮食生产供给的战略安全问题,李钺锋委员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转变观念,树立粮食安全国家大战略观。

  摒弃“只要有钱就能买到粮食”的观念;摒弃“土地价值最大化”的短视观念;摒弃“自由市场机制实现自动调节”的观念。严格贯彻“始终将农业放在基础性地位”的方针,真正将粮食问题视作根本问题,增强粮食安全忧患意识和战略危机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粮食自给自主的国家大战略观。

  二是未雨绸缪,构建粮食安全国家战略创新体系。具体应做到:

  ——创新耕地管理战略。抑制城市和工业无序扩张,确保耕地面积和粮食耕作面积;改变僵化的耕地红线政策,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和地区耕作结构;加快土地流转,支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经营管理。

  ——创新国家粮食储备战略。建立粮油企业集团集中化、粮油大户或合作粮产经济组织分散化的公共战略储备管理制度;建立战略性的重要替代性或非粮油副食品的国家储备制度;纳入农资国家战略储备制度,建立国控的农资集团和合作化的农资供销经济组织。

  ——创业或粮食科技国家战略。改革农业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机制,推进农业科技全面进步或重大突破,全面、大幅提高作物单产和品质;当前特别需要加强本土大豆和其它油料作物的良种研发。

  ——构建粮食安全前瞻性研究战略。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战略研究;构建国家生态恢复创新战略和创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扩展战略生存空间。

  三是要全面布局,创新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举措。具体应做到:

  ——战略贴补反哺农业。参照或比照欧美国家扶持标准,努力体现“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思想,更要明确“服务产业反哺农业”,极力保证农业生产的合理收入,吸引或留住部分青壮年农民和知识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农业或粮食生产发展特别基金,支持建立粮农协会、合作化粮产经济组织和粮农大户。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高效的动植物鲜活食品生产替代性地解决粮食生产增产部分难题,增加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食品整体供给能力。

  ——战略构建粮食预警体系和创新粮食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粮食和副食品生产的市场供给需求的国家价格指导调控系统,区别性地通过综合性举措,保证生产稳定、持续增长;改革购销体制,疏通购销渠道,健全粮食批发和期货市场;完全主导油料性粮食作物和非粮食作物种植以及食用油脂的研发生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耕地 土地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