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政策法规

做好“一个确保六个支持”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十一五”时期,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恩平市财政部门要围绕村建设的总目标,找准支持村建设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而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财政部门要大力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最近,恩平市财政局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组织调研小组对财政部门如何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村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十五”时期恩平市财政支农基本情况

  恩平市总面积16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59万亩。现有10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51个村委会,1736个村民小组,7.68万户农产。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83万人。“十五”期间,恩平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切实解决“三农”最迫切的问题,为农民办好事实事,使恩平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民负担不断减轻,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十五”期间,恩平市在财政运作仍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和争取上级的支持,认真落实财政支农的各项政策,使财政支农投入(包括农业支出、林业支出、水利和气象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由2000年的1812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3502万元。

  支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解决农民“一保五难”问题。恩平市积极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1—2005年,恩平市享受农村低保救助的对象共30200人,市、镇两级财政安排的低保资金620万元,省补助低保资金48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每月130元。到2005年年底止,恩平市已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财政支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财政运作长期困难,导致对“三农”投入不足。由于财政收入总量小,历史性债务包袱重,加上近几年政策性减收增支因素影响大,日常财政运作长期入不敷出,几乎每月都要向上借款才能保吃饭、保开门,因而预算内安排的支农资金较为有限,或难以按预算安排依时足额拨付到位。

  “三农”投入机制未够完善。一是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主体税种收入中央占大头,县级财政可支配财力少,而支农配套资金却要占大头。由于恩平市财政困难,支农配套资金不足。二是税费改革后资金缺口大,财政可投入农业农村的后续财源不足。三是恩平市现行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对农村公共财政投入的相关规定尚未够明确,财权与事权有待理顺。四是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方面的点子和途径不多。

  做好“一个确保六个支持”,推进恩平村建设

  “十一五”时期,恩平财政部门要围绕村建设的总目标,找准支持村建设的着力点,千方百计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一)确保涉农资金足额到位。一是狠抓开源增收,确保增加“三农”投入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要围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镇级经济,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做大民营经济,发展我市纺织、电声、化工、建材等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培育经济、财政发展新亮点。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力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控制人、车、会、话和庆典活动等非生产性支出,不搞脱离实际或超出财政承受能力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使财政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确保财政预算安排向“三农”倾斜,确保支农资金(包括上级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资金)依时足额拨付到位。三是抓好农田水费、水利堤围费、水利基金、林业基金、农业土地开发资金的征收和分配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民增收 基础设施建设 核心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