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用“硬约束”刹住攀比风


  

  

  

  

  百对新人集体婚礼。周金立 摄

  “元固乡八里庄村刘雷涛,7月29日结婚。”今年6月2日,第二巡查组组长田高峰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移风易俗巡查群里看到的这条信息,立马安排人员在结婚当天到其家中进行巡查,发现婚席是大锅菜,用烟没超过10元,用车5辆不超标。这是肥乡区开展移风易俗的一项常态巡查工作。

  2017年以来,邯郸市肥乡区把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突破口,在树立文明乡风、实现乡村振兴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路径。如今,全区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和天价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村民红白事操办支出大幅度下降,集体婚礼、旅行结婚等形式逐渐得到群众认可。

  

  层层签订责任状 红事白事有参照

  肥乡区把转变党风、民风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成立了区、乡、村三级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由三级书记任组长,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制定方案,全力推动落实。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全区9个乡镇、265个行政村的9.88万户家庭共签订各类承诺书14.5万余份,实现了全覆盖。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签了责任状、承诺书,就得真正负起责任来。”天台山镇南杜齐村党支部书记蔡付海说,以前一场红事下来,从新娘的过妆礼(婚礼前,女方拉嫁妆到男方家的仪式)、正式婚礼到娘家请闺女、婆家叫儿媳,人数众多的吃请、请吃没有一个星期下不来,特别是婚礼当天亲戚加上撺忙、捧场的乡邻往往有四五百人,每天光馒头下来都要消费一两百斤,若有几家办事,往往一些群众到本村馒头坊买馍都成了难题。现在红白事都是按照村规民约待客,主食就是大锅菜加馒头,红事一天办清,白事不超过3天,主客都轻松。

  肥乡区出台了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9个乡镇265个村依据参照标准,经民主程序制定适合本村实际的红白事操办标准。各村根据村规民约并经村民自治程序制定约束性规定,对操办红白喜事的席面规模、用车数量、办理天数、待客范围、仪式程序等一一作出具体规定。265个村成立了村民事务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村内乡贤能人、婚事丧事具体操办人作为理事,通过协助操办本村的红白喜事等,促进文明乡风的落实。

  蔡献军是南杜齐村民事务理事会的理事,当“管事”已有20年。“现在简单多了,都省事儿。”说起以前的红白事,他介绍,一场红事需要准备的东西,A4大小的纸至少得记两页,买什么菜,买多少肉,上什么烟,准备什么酒,多少盘子多少碗……现在我们不仅要帮主家操办,还得做好监督,不能超标。

  

  宣传引导树新风 省钱省事更省心

  肥乡区以狠刹“天价彩礼”歪风为切入口,大力倡导婚事简办、喜事新办,相继举办了百对新人集体婚礼、百对最美母女抵制彩礼美丽乡村行等活动,树立了“零彩礼”典型1000多例,引导农村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2017年底,肥乡区举办集体婚礼,110对农村青年全部是零彩礼或低价彩礼结婚。集体婚礼由区委主要领导主持,倡树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婚姻观念和生活方式,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抵制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

  今年4月份结婚的程会朋说:“我媳妇没要一分钱彩礼,仅婚礼简办省下来的钱也有四五万元,我俩准备用来经营化妆品生意,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新郎的母亲刘玉说:“区里推行移风易俗,出台了‘红白事巡查’等管理办法,刹住了攀比风,让我们老百姓省了钱、省了心、还省了事,我特别高兴。”

  爱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青年人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2018年4月,肥乡区100对母女发出倡议,公开承诺“拒绝天价彩礼,倡树婚俗新风”。

  “有的人认为给孩子要来的、攒来的钱财能给她留后路。其实不然,如果没有本领,再多钱也没用。”天台山镇大康堡村村民程义林,带头抵制高价彩礼,“零彩礼”嫁女。“我的女儿女婿都很优秀,也能吃苦,我对他们的幸福生活有信心,不需要彩礼去填补。”

  “零彩礼”典范由一对发展到十对、百对,越来越多,他们的照片和先进事迹通过“心连心”微信矩阵向全区密集推送,绘成文化墙、制成展板等大力宣传弘扬,引起社会热赞,营造了“彩礼有价,爱情无价”的深厚氛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干部职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10-24/203847.html

  • 张仲秋:兽医系统干部职工要深入基层 把动物疫病防控政
  • 农业部举办干部职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风采展
  • 下一篇 :扶贫攻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