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问渠那得清如许


  

  

  

  

  余元君(前右一)指导全省河道修防工职业技能竞赛(资料照片)。

  他生于洞庭、逝于洞庭,用一生守护洞庭。

  他年少时发誓学好水利造福家乡,25年来夙兴夜寐奔走在水利建设管理一线,46岁时倒在家乡的土地上。

  这位以身许国的水利专家叫余元君,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原总工程师,共产党员。

  

  恒如水

  2019年1月19日,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垸分洪闸工程的工地上,寒冷而泥泞。余元君一早来到这里,进行现场协调和技术指导。简单用过午餐,没有午休,在工棚主持调度会。

  下午4点刚过,伴随一阵剧烈心绞痛,余元君倒在地上。不一会儿,他陷入昏迷。从来没有过“午休”的他,第一次在工作现场躺下,抢救无效,再也没有起来。

  这是余元君生命的最后3天——

  17日上午,长沙,工程评审;下午赶往岳阳华容县,验收工程;晚上开会至深夜。

  18日一早,赶往华容县禹山镇,协调蓄洪垸相关事宜;简单吃午餐,开会讨论至16时,又即赶往大通湖东垸分洪闸建设工地,工作至深夜。

  19日早上,到达生命最后一站——钱粮湖垸。

  ……

  这3天,浓缩了他的25年。

  “1990年,适逢大旱,庄稼无收,深感中国农业之‘靠天’原始落后。我以优异成绩第一志愿考入天津大学水利系水工专业,希望能为家乡有所贡献。”余元君在一份自述材料中,写下初心。

  1994年,毕业前夕,他和室友聊起未来:“我志在专业技术,要当专家,解决工程技术难题。你去干三峡,我去搞洞庭,都是广阔天地。”

  彼时,洞庭湖十年九涝。他如愿进入湖南省水利系统,踏上了为理想奋斗的人生旅程。

  万里长江,难在洞庭。从刚参加工作时的洪水治理,到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洞庭湖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压在余元君和同事们的肩上。

  攻坚克难没有捷径可走,加班熬夜、出差调研是他25年来的常态。

  “工作25年,他至少有一半时间在洞庭湖度过。”湖南省洞工局局长沈新平说。

  “在学习积累方面,我这个总工自愧不如,他整理出了上千个G的洞庭湖资料。”湖南省水利厅原总工程师张振全评价余元君是“行走的洞庭湖水利百科全书”。

  余元君的微信朋友圈背景是湖南水利系统30多名青年考察洞庭湖的合影;他的QQ签名是“构建和谐健康美丽洞庭”。

  

  善若水

  “真没想到,余总工就这样走了。”1月19日晚,安乡县水利局洪道站站长资程得知余元君去世的消息,大声痛哭。

  他们相识于多年前一次水利工程施工图审查会。“当时,我拿着稿子不敢发言,余总工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鼓励我要大胆自信。”

  2013年,余元君到常德指导防汛。暴雨倾盆,他高烧到近40摄氏度,坚持防汛会商到夜里10点。资程哽咽地回忆:“散会后,我陪他打点滴到凌晨,第二天早上8点,他又准时出现在会商室。”

  同事们回忆,“办公楼里熄灯最晚的经常是他那间”。出差本来就累,他还悉心照顾同事。洞工局工程处副处长杨湘隆介绍,多年来,按照住宿标准,余元君可以住单人间,但他考虑到司机辛苦,经常把单人间让给司机睡,自己和其他同事住一间。

  “余总工是生活中最好打交道的人,却是我工作上最怕打交道的人。”湘阴县水务局的姚骞坦言。

  余元君曾带队查勘一处污水自排闸,洞内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同行人员劝他不要进去看了,他坚持认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穿上雨靴,打着手电,一头钻进漆黑的涵洞。等从几十米长的涵洞内走出来时,靴子里浸满污水,衣裤被打湿。脱掉雨靴、卷起裤脚时,腿部已有大片红斑……

  这些年来,他主持完成的《洞庭湖治理建设与管理适用文件汇编》,成为洞庭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数据库”“指南书”;牵头开发了被誉为“千里眼”的洞庭湖区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规范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压缩了腐败滋生空间,受到水利部、湖南省纪委领导的肯定。

  他撰写近20篇论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组织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其中1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省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么多年来,因为他在,无论处理啥工程难题都不用担心。如今我们成长起来了,他却突然离开了。”时过半年,杨湘隆说起余元君,依然泪眼滂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积累 水利工程建设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