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广西凌云:扶贫小车间脱贫“梦工厂”


  在广西凌云县的各个扶贫车间里,有许多忙碌的工人,她们大多数都来自该县1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但这里不同以往的严肃,这里有许多欢声笑语,这些车间不仅让他们足不出县就能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一家老小的同时还实现了稳定就业,正式成为“上班族”,成功融入“小区”城里人的生活。

  去年刚搬进镇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房的加尤镇央里村贫困户王丰爱,爱人陈美玲就在小区旁边的鞋厂上班,他自己也在县城做起了小工头,每月固定收入都有5000余元。谈起扶贫车间,一直滔滔不绝。“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在县城有套自己的房!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如今每个月收入增加了几倍,生活好了,我们也真正融入了城市生活。

  在宏顺电子厂上班的贫困户左雪琴说,以前只能在家依靠种植维生,看天吃饭,现在在电子厂上班,不仅能为家里挣钱,现在还慢慢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谈到收入,左雪琴所在的电子厂是计件发工资的,目前还是新手的她每个月能有2000元左右。“接下来,我要尽快做到熟练操作,有空的时候多加班,争取月工资能拿到2500元到3000元!”

  今年28岁的陈美仙是泗城镇洋妹村的贫困户,丈夫前两年在干活的时候不慎摔伤了腰,现在干不了重活,家里又有两个小孩在上小学,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务工的陈美仙便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块钱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虽然电子厂不大,但是它给了我们新生活的希望,只要勤劳肯干,就会有收入,就能早日脱贫,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陈美仙说。

  宏顺电子厂经理冯廷禹告诉笔者,原来在广东打工的他接到订单后便带着积蓄回到凌云开办电子厂,为家乡脱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刚开始创业,虽然工人工资还不高,但是能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为此感到很自豪!冯廷禹表示,接下来会不断扩大规模,把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招进来,把扶贫车间打造成为脱贫的大舞台。

  在凌云县到逻楼镇农贸市场安置点附近的田间地头,百香果种植园、园平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扶贫车间纷纷点亮了贫困户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据弄桃浩凯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小明介绍,基地共有65个工人,其中贫困户21个,已经脱贫摘帽的17个。

  在加尤镇央里村弄桃浩凯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几十个工人正在果地里搭线、摘果、修枝,忙的不可开交。据了解,该合作社占地200亩左右,主要种植的果树有百香果、葡萄、八月瓜、黑老虎、桑葚、草莓等,一年可获利70万左右。

  央里村贫困户万树英高速笔者,为了照顾家里老人小孩,每天到合作社上班,每个月有1800元收入,平时农忙时节还能管好自家生产。和万树英一样,同村贫困户陈发猛也在扶贫车间上班。他说:“平时农忙的时候先把自己家的几亩地种完,然后再到合作社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收入100元。现在有活干了,生活充实了,钱袋子也鼓了!”

  据悉,去年以来,凌云县紧紧围绕“搬得出、住得下、能致富”的目标,在全县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截至目前,累计建成扶贫车间6个,吸纳就业人员33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93人。该县紧扣“就业脱贫”,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的就业扶贫新模式,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到各个安置点设置加工点,帮助搬迁安置点搬迁户以及贫困家庭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他们还对“扶贫车间”吸纳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全部进行了“传、帮、带”实地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对技术的掌握,也进一步提高了扶贫车间的生产效率,助推了全县脱贫摘帽进程。

  祝有慧文道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百香果 食用菌 外出务工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