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主体打好打赢产业脱贫攻坚战
唐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甘肃省定西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硬抓手”和治本之策,发起打好打赢产业扶贫翻身仗的战略总攻,举全市之力推动“6+X”产业体系全覆盖、“551”产业扶贫模式真落实和8个小微业态新拓展。当前,抓产业扶贫最为关键的是要突出重点、打通堵点、加强督战,激活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两大主体,健全产业发展和市场营销两大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督战机制,确保各项产业攻坚政策举措落到实处。
突出重点,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带动作用。针对带动产业脱贫的市场主体少、小、弱等问题,制定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带动产业脱贫的实施意见和奖励办法,通过自身发展壮大一批、嫁接引进一批、政府主导组建一批等方式,尽快培育发展龙头企业,让所有产业、贫困村和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每个县区每个特色优势产业都要有一个以上带贫能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全面带动。建立市场主体享受政府资源与承担脱贫责任挂钩机制,创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村+贫困户+市场+电商”等发展带动模式,对带动成效明显的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按照“多承担多支持,少承担少支持”的原则,以脱贫人数多少和带动能力大小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机制。对以订单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带动合作社或者贫困户的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优先解决扶贫产业项目土地供应等问题,让市场主体心无旁骛发展产业、开拓市场、带农增收。制定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完善动态监测机制,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惩戒措施,确保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打通堵点,激发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的主体作用。贫困户是产业脱贫的主体。要明确哪些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制定“一户一策”产业脱贫方案。对有意愿、有条件自我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帮助制定好产业发展计划,利用好到户资金项目,在村集体指导下发展与其自身条件吻合、与市场需求契合的种养业或其他特色产业。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对等,在贫困户享受帮扶政策的同时,督促其履行相应义务,积极主动参与扶贫产业。对有意愿但没有劳动力等条件的贫困户和愿意搞合作的贫困户,要加强组织引导,通过新组建或加入已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组织有规模的特色产业。以精神扶贫助力产业脱贫,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及农村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活动、树立表彰典型等措施,将贫困户摆脱贫困的精神撑起来、信心树起来、本领强起来,不断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科学规划,建立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扶贫产业体系。要构建扶贫产业发展的扶持体系、生产体系、服务体系,做好扶贫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工作,实现扶贫产业全链发展。构建产业扶贫项目选择机制,建立市场主体产业项目名录和有条件实施产业脱贫的贫困户数据库,搭建产业精准扶贫服务对接平台,精准选择扶贫产业。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建立“6+X”脱贫产业体系,积极创新扶贫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为每个贫困村、贫困户选择一个“服水土、有市场”的脱贫主业,为每个产业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为每个产业和龙头企业制定专门的扶持办法,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格局,让贫困户各尽其才、各施所长,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要精准制定产业规划,分年度分县区明确产业扶贫任务,按产业扶贫规划制定好年度推进计划和“一户一策”产业发展计划,形成“一业一策一龙头、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做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活干。
争创品牌,不断拓展定西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销售才能实现价值,贫困户也才能获得收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对接市场、融入市场。加快推进扶贫产业的市场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在贫困村大力推广种、养、加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技术,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全程控制,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认定,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产业质量稳定、产品安全、绿色优质。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和品牌战略,发挥“千年药乡”“中国马铃薯之乡”等品牌的引领作用,积极创建中国驰名商标,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确保优质农产品优价出售。加快完善涵盖全产业链的产品营销体系,提高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建设冷链运输和专业市场一体化的物流体系,组建特色产业发展联盟和专业化营销队伍,扩大销售范围和渠道,采用“互联网+”和农村电商等新型产销方式,让更多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01-05/33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