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五种诈骗方式 农村新报讯 冒充熟人
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冒充是当事人的老乡或是朋友进行联系,之后以熟人身份编造各种理由借钱。当事人因碍于面子或是出于义气,在不了解犯罪嫌疑人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便慷慨解囊,致使上当受骗。
最好的方式就是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或者通过询问一些私密的信息来确认对方的身份。
冒充中介
部分同学想利用周末、假期时间找份兼职工作,骗子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在网上、报纸上或在校园内张贴的虚假小广告进行招聘兼职在校生的方式,骗取学生一定数额的押金、保证金等。
在看到这类兼职招聘信息时,千万要谨慎,特别是一些门面简单或是明显临时摊位的招聘点,在确认其真实性、合法性之前切勿与其进行联系,当然最保险的方式是参加由学校官方组织推荐的兼职活动。
不法分子还会自称给各大网络商城刷信誉,做一笔单子不但会返还本金还有可观的佣金。当付完款项向其索要本金和佣金时不法分子会以卡单、超时等理由不返还钱。
所有兼职、淘宝刷钻、刷信誉,若要求先支付,交纳保证金、稿费、押金等基本都是骗人的,再次提醒同学们切勿上当受骗!
意外事故诈骗
不法分子以教导处主任、教师等身份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谎称其子女“出车祸”或“急病”住院,急需汇医疗费,然后在家长不知所措的情况,一步步引诱受害人到银行转账汇钱,从而达到骗钱的目的。
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家长一定要沉着冷静,首先应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给自己的孩子打一个电话,而不是第一时间给“孩子”汇款。在无法联系上子女本人的情况下,应该第一时间报警,让警方来处理。
退费诈骗
不法分子拨打学生电话,伪装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按照国家政策,可退还部分中、小学学费。当事人按其指示,在ATM机操作时,犯罪嫌疑人趁机将银行卡中的钱划走。
遇到此类电话,一概不听、不信、不予理睬。
盗用证件开卡
开学期间,不法分子利用新生对校园环境不熟悉的情况,冒充专业人员在宿舍、学校食堂附近等地,向学生推销低价的电话卡、代办信用卡等,目的是骗取学生个人信息。
办理入学手续、购买生活物资等经常会用到个人证件,一定要记住,自己的身份证等证件千万要妥善保管,不能借给他人使用。特别对于一些动不动就送小礼物的人员,谨记不要把自己的身份信息随便提供出去,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本报综合)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6-08-27/196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