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乡村校长筹钱记



    “就这,我都使出吃奶的劲儿了。如果按本地最高比例12%缴公积金,我就得卖教学楼。”老韩说。
    “挤一点,挪一点,讨一点”
    无论是严重超编下的运转经费,还是学校自筹“补缺口”的工资,都不是最让老韩发愁的。
    最大的“愁”,是硬着头皮替政府“开口子”的政策和摊派的任务“买单”。
    201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全县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进行年终绩效考核。
    问题来了——县委县政府规定,年终绩效考核评定一、二、三档,各单位发放相应等级的年终绩效奖励,但是,人均数千元的绩效奖奖金,需要各单位自筹。
    2014年,老韩的学校年终考核绩效对应奖金是每人4000元。这意味着,他得想办法自筹24万元奖金。“公用经费不能用,食堂赚利润又违规,这么大一笔钱,我从哪儿变出来?”
    不发是不行的。政府宣布了年终绩效考核评比结果,不少有创收效益的事业单位、稍富裕的乡镇政府都“各显神通”筹钱发了绩效奖,消息不胫而走。“人家都有,老师没有?期末考试老师连阅卷都不肯了”。
    这并不是老韩一个人面临的问题,县里几乎所有农村校长都面临着“政府请客,学校买单”的尴尬困境——
    作为公益性的、不创收的事业单位,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几乎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自筹”数十万元的年终绩效奖金。
    记者采访了解到,面对这样一笔从天而降、不得不发的“发钱任务”,不少校长为了教师队伍的稳定,选择了明显违规的做法——先挪公用经费、再“寅吃卯粮”赊欠下一年的公用经费。另一方面,同样缺钱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因为别无他法,对此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同样需要硬着头皮“买单”的,还有沉重的摊派任务。老韩举例,学校每年都接到从上而下一级级摊派的报刊订阅指标,要求每个老师缴费订阅,“怨声载道,到最后还是学校想办法凑钱完成任务”。
    该县教育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愁”钱校长老韩,甚至还不是县里财务最困难的农村校长,他管理的学校财务状况“处于中等偏上”。
    事实上,这样的“愁”钱窘境,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存在。
    这么多校长都在“愁”钱,钱到底是怎么筹来的?
    答案复杂又心酸。记者走访中,一位基层教育干部坦言,绝大多数农村校长筹钱的办法是“挤一点,挪一点,讨一点”--学前教育经费结余里挤一部分,公用经费里挪一部分,社会捐赠里“讨”一部分。
    “农村校长很多时候就是‘讨钱’校长。当上了,就开始‘愁’钱又筹钱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义务教育阶段 清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