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大街小巷,经常出没着一支“补漏”大军。他们大多来自安徽,一家人吃住在面包车里,车身上张贴着醒目广告——“专修楼房漏水”。8月13日,在成都市送仙桥附近的一条僻静小巷,停着一长溜这样的面包车,这就是“补漏”大军流动的家。由于有人反映他们乱摆乱放、影响市容以及扰民,他们经常遭到城管的驱赶(8月22日《工人日报》)。
一个城市里有一支“补漏”大军,说明这个城市居民有房屋补漏的需求,如若把补漏的农民工都驱赶了,居民的房屋漏了,找不到人修理,岂不难煞了咱们平民百姓?然而,农民工进城补漏,一方面这样的职业需要流动,其次他们的收入十分微薄,租房有困难,正如一位补漏的农民工所说:“我们也想租个房大大方方地在城市里生活,可上有老下有小的,就是没有这个能耐,而住在车上毕竟还省一点算一点……”对于这样的补漏大军,城市市民生活上有需求,但他们都是暂时无力在城市买房和租房的农民工,城市对他们应当有更多的宽容。
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建设“宜居城市”,一个宜居城市,要让住在老小区、老工房里的平民百姓也有一个“宜居”的住房是题中应有之义,不能让他们有“一下雨就害怕房屋漏水”的心理负担;其次也要让诸如进城来为百姓“宜居”而劳动的补漏大军,也有一个“宜居”的环境,而不是到处被驱赶。其实,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宜居”环境并不困难,只要给他们安排一个免费的停车场地,为他们提供一些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设施,譬如有一个自来水龙头,可以让他们有水洗衣淘米;譬如停车场里挂一台电视,让他们在忙碌一天以后,也能享受一下看电视的乐趣……诸如此类,既能避免了补漏大军们补驱赶的尴尬,也能消除某些居民被扰的不满。
城市应当对进城的农民工有更多的宽容,市民应当为进城的农民工敞开更宽广的胸怀,为农民工的“宜居”提供方便条件,其实也是在为市民的宜居创造条件,因为城市里很多地方,离不开进城农民工的辛勤劳动。
金海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9/188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