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兖州市漕河镇罗店村村南的地头,趁着难得的凉爽,菜农高文福和几个村民正忙活着摘毛豆角。
“今年种了3亩毛豆,亩产合2000斤,卖6000块钱没问题!”看着一筐筐装得满满当当的毛豆角,高文福喜不自禁。
“能有这样的好收益,全靠市里的‘电灌工程’。”罗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郭新华介绍说,罗店地处漕河镇贫水区,以前种地浇水全靠“长条井”“引水回灌”,浇一次地得耗上四个大劳力,柴油机、抽水泵、“小地龙”这些更是每家必备。“菜地水勤,四五天就得浇一回,老百姓是想种也没法种。”郭新华说。
去年年初,为解决贫水田浇地难,兖州供电部门筹集资金对漕河镇贫水田进行突击施工架线,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为贫水区新增变压器26台、供电线路8千米,漕河镇两万亩农田实现了“电灌”全覆盖。
“一个妇女一张卡,一个小时一亩地。”漕河供电所管片专责谭先华说,一句顺口溜的背后映射的是节本、增收、解放劳动力的三重效果。
谭先华首先算了一笔“节本账”:原来用柴油机浇一遍水,一亩地用油3升,5块多钱一升,这就是15块多。“电灌”一亩地用电10度,一度电按一块钱算,一年浇5到6遍水,一亩地最少省30块钱。
同时,浇上了“电灌水”,让贫水田的种植结构调整有了底气,劳动力也得以解放。
“目前,全村菜地达到了200多亩,此外全村有300名村民在附近企业打工,每年仅蔬菜种植和打工就能为农民增加380万元的收入。”郭新华介绍说。
“打工一个月怎么也赚个一千多块钱,再加上地里的收入,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在镇上玻璃厂打工的罗店村留守妇女程冠凤高兴地说。
张宗磊 袁井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8-27/18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