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钟文峰 王海荣 本报记者 张建堂
16年没修过的村街,现在整修一新,大街小巷道路平坦,不再有泥泞坑洼,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王李村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像是换了个模样。不久前,74岁的王全富老人用拐杖杵着地,不时地重复着一句话:“村里能有今天,多亏了学东呀!”
王全富口里的“学东”,名叫李学东,是村里的农民。今年46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在建筑公司干了11年。2006年,回到村里另起炉灶,自己做包工头,拉起了一支建筑队伍。凭着庄户人那股子犟劲和拼劲,他打开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手头也有了一点积蓄,在王李村算是属于“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王李村是大王镇较为偏僻的村,470多口人,人均只有5分地,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是名副其实的“弱村”。历届村“两委”多年来寻求突破都没起色。整整16年,村里的路没修过,坑坑洼洼,晴天土,雨天泥,别说做点小生意,就是邻村孩子上学,宁可绕远道,也不愿路过王李村。
看到这些,李学东心里不是滋味。“人活着,总得干点什么事。”李学东一直抱着这么个念头。近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想法更强烈。从2008年开始,他每年重阳节这天都要为全村70岁以上老人发慰问金,每人200元。2011年,他决定为村里修村街,跟村委会一起做好规划后,他自费购置了沙石等材料,自己带领施工队干。当年10月6日,道路建设开工。“按照计划,原本只修主街道和进村路,但他连村里的每条小胡同都修了,连边坡和空闲地方都没放过。有的户大门里面都给用水泥抹平了。”整个工程到底花了多少钱,李学东没有一笔准确的账。熟悉建筑行情的村民王全国说:“工程是去年11月下旬竣工的,总硬化面积19000多平方米,按照现在的市价,没有120万元拿不下来。”
就在工程最忙的时候,重阳节到了。李学东仍按惯例为老人们发放了慰问金,并想送老人们去北京看看。李学东说:“闲谈时听到有些老人对北京很向往,我知道他们中很多人没出过远门,我得帮他们实现这个愿望。”与村委会一起敲定名单时,考虑到老人的身体状况,最后确定了40位,年龄大的80岁,小的60多岁。老人们在北京待了整整5天,住宾馆,游景点,非常开心。这一趟来回共花费5万余元。王全富老人高兴地说:“要不是学东这孩子,俺这黄土埋到脖子的人,怕是一辈子也看不到天安门哩!”
如今,李学东又准备投资给村里安装净水设备。在李学东带动下,村民王全福花了十多万元,修了进村的西大门;还有的村民把村里每年1000多元的路灯电费包下来。王李村支部书记王全东说:“李学东给村里帮了大忙,也带动大家给村里作贡献。他做的这些事,我们大伙都记在心里了。”
身材高大、脸膛黝黑的李学东衣着朴素,笑起来满脸憨厚,混在人堆里很难认出他来。他说,其实最初自己心里有些犹豫,怕别人说他“是有几个钱就‘烧包’的主儿”。现在他想通了:“就村里现在这个状况,我还能有啥想法?不过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罢了。只要对大伙有好处,我愿意烧这个‘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23/18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