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四化 张培奇 实习生 王晓星
建强支部,公开践诺暖民心
河南省栾川县庙子乡庙子村是伏牛深山中的一片沃土,处于庙子镇的经济、文化中心地带,紧靠洛栾快速通道和311国道,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村内河流环绕,水源充足,可谓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经济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因为种种原因,2005年之前的庙子村一直是抱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
村中老人告诉记者,当时的庙子村,空有山水却一穷二白。“村中既无办公经费,也没有任何发展项目,而且还背负着10万余元的外债。村支书是给谁谁都不愿意干,明显的赔本生意啊!”
最终,这块烫手山芋扔给了在村中长大致富的个体经营户王彦成。在全村群众的再三“请贤”下,王彦成走马上任村支书。
王彦成上任伊始就很清楚,庙子村的群众要想致富,首先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打造一支团结奋进、服务水平高、战斗能力强的村班子的行动立即在庙子村“两委”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党性不强的村组干部被重新选举;工作积极性不强,办事拖拉的村组干部被批评教育;全村群众意见大、财务管理混乱、领导工作不力的几个组被集中整顿;几个违纪村干部被严厉处罚。大刀阔斧的改革,不仅逐步理顺了干群关系,也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个团结务实、斗志昂扬、廉洁高效的村班子集体。
党支部组织党员围绕本村工作任务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开展公开承诺,要求全村60岁以下的党员必须结合岗位职责和自身实际,作出具体的岗位承诺和实事承诺,并对承诺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实行一月一点评、半年一评议,对没有按时落实承诺事项的,及时提醒督促。
评岗亮星,示范引导聚人心
党员杨红伟是村里的“能人”,收入不菲,但从不愿参与村里的公益活动,觉得村里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自从村中开展了评岗亮星活动之后,杨红伟的态度在慢慢改变。
原来,村党支部根据不同党员的实际状况,分类制定了星级党员争创标准,采取党员互评、群众参评相结合的办法,每半年组织党员和群众开展一次评岗亮星会议,在村委大院设置了“亮星台”,将党员的星级评定结果公开展示,让后进党员在展示评比中汲取动力。在2011年上半年的评星活动中,杨红伟“十星”中仅得了5个星。这让事事靠前的他感到“丢了人”。之后,杨红伟主动联系了2户贫困户作为自己帮扶对象长年帮扶,并主动参与了村文化广场的义务保洁活动。经过努力,在今年上半年的评岗亮星评定中,杨红伟的“星级”顺利由5星升至8星。
2010年7月24日,栾川突降暴雨,庙子村因供水管道被毁,导致整个镇区8600余人无水可饮。危急时刻,村党支部一声令下,全村76名共产党员组成抢险队开赴水毁地段,在施工现场架起灶房,吃住在工地,不顾酷暑高温,全力抢修水毁管道,挖渠垒坝。仅用3天时间便修通管渠600余米,恢复了整个镇区的正常供水。
在村支部的号召引领下,整修村污水渠,党员主动担负起义务清污任务;防火防汛,青壮年党员自觉成立护林防火和抢险突击队;饮水工程、硬化村内道路、绿化村庄、安装路灯,支部一号召,所有党员积极参加。在村集中供水管网改造中,全村群众义务出工出力,挖通供水管道近2万余米,仅此一项就节约改造资金20余万元。
真抓实干,筹划新村得民心
挨着水源的庙子村曾为吃水难所困扰。村干部告诉记者,由于水源处年久失修,管道老化,村中的自来水一直混有少量泥沙。“我们就是喝泥沙水长大的。冬春还好,夏秋两季,一下大雨,舀一碗自来水,管中流出的水就能沉淀小半碗泥沙,村民对这个意见很大,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村里没有钱啊,现在可好了,村里富起来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2011年9月份,村党支部带领村组干部,挖通了从东沟到庙子村的自来水管道,同时又投入30万元筹建庙子村的供水塔,彻底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吃水问题。投资300万元完成庙子中心学校建设和改造,投资110万元建成乡镇级一流幼儿园;组建了庙子锣鼓队和老年俱乐部,开展广场文化,引导村民投身到健康文体活动之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7-04/18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