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艳涛) 以人工增殖放流为主的天然生态渔业之路是重庆三峡库区渔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近日召开的三峡地区特色渔业发展论坛上,重庆市农委副主任吴纯告诉记者:“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一年多来取得较大进展。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元,放流各类大规格鱼苗8000万尾,启动15个良种场建设,三峡有机鱼年内即可上市。同时,库区生态渔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吸引上亿元投资,产业布局初步形成。”
三峡工程实行175米试验性蓄水后,三峡水库总面积约154万亩,其中133万亩水面在重庆境内,为渔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然而,库区的特殊性决定了渔业发展不能以破坏水库环境、破坏生态资源为代价,因此发展天然生态渔业成为必然。从生态条件上看,三峡蓄水后,水面变宽、水深加大、流速减缓、水质变肥,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渔业。
三峡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勇说,发展的生态渔业,通过鱼类特别是滤食性鱼类的食物链消化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余有机质,既可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的目的,又能保护和增殖鱼类资源,促进库区水域生态环境改善。
据了解,2010年,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三峡库区天然生态渔场建设的意见》。重庆以确保库区水质和生态安全,发展天然生态渔业,促进农(移)民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开展增殖放流为核心,实施资源增殖、水域牧场、湿地渔业、质量品牌、人才培训等“五大工程”,构建苗种繁育、技术支撑、渔业监管、现代营销等“四大体系”。计划到2015年,渔业直接经济产值达20亿元,实现产业集群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农(移)民致富。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4-21/182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