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道德之花开遍吉林大地


    本报记者 阎红玉

    四月的吉林大地,春潮涌动,江河欢歌。耐不住春天呼唤的杜鹃花,盛开在满山遍野,城市农村。而另一种道德文明之花更是盛开在2750万吉林人民的心坎里,开在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行动中。

    回报大恩的关长远

    今年57岁的关长远是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二道村的普通农民。2004年夏天,当地下了半个多月的大雨,附近几个村镇的庄稼都被水淹了。关长远回家时看着那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的堤坝,陷入了深思。一到雨季和汛期,河两岸的1000多亩地时常被淹。想着想着,关长远对老伴张淑云说:“我12岁时父亲就没了,妈妈带着姐姐和我生活,那时乡亲们没少帮我们,这个恩我永远都不会忘。所以我现在想回到家乡来,用咱们自己的钱来修河堤,这也算是我报答乡亲们对我的好!”老伴张淑云说:“我看行,正好我也退休了,我和你一起干!”

    2005年3月,关长远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部交给了徒弟打理,带着老伴和收养的18岁的脑瘫儿子回到了离别20年的故乡一拉溪镇二道村。关长远的第一个目标是吴什哈河的堤坝。这条堤坝全长4000多米。关长远和老伴每天三四点钟起来干活,每天都在重复劳动:刨土、挖土,再将土抬到堤上,夯实踏实。半年时间,关长远的手掌上结下了厚厚的茧子,手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口子,有的露着血丝,有的用透明胶带粘着……

    2005年7月中旬,老天一连下了三四天大雨,大水淹过了他们正在修筑的堤坝,乡亲们种的庄稼又全给淹了!

    第一年修堤的失败让关长远意识到,修筑堤坝这样大的工程必须要有人力与物力的投入才能完成。他决定出钱雇人和挖掘机修堤。到了2006年夏季汛期时,堤坝尽管尚未全部修完,但也成功地挡住了肆虐的洪水,保住了1000多亩地的庄稼,让村民们获利近80万元。到了11月末,4000延长米的吴什哈河堤坝就全部修完了,土方量达到100多万立方米。堤坝修筑结束时,关长远一共花了5万元。

    靠拣废品助学的老人葛长江

    今年3月6日,长春市1000多名各界群众冒雪送别葛长江老人。葛长江是感动吉林十大慈善人物、长春市道德模范,他因病于3月2日逝世。近年来,葛长江老人靠拾荒卖废品资助贫困学生的事迹感动了社会各界群众。据了解,从2004年至2011年初,他共捡拾废品近3万斤、饮料瓶近7万个,资助了15名贫困学生。

    2003年,在一次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主题实践活动现场,孩子们的家庭困境深深地打动了葛老,他当场捐出了500元。这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葛老都要为孩子们捐款,少则100元,多则上千元。让人们疑惑的是,他家并不富裕,三个子女两个下岗,孙子、孙女正在读书,他哪来这么多钱呢?后来人们才知道,他的资助款全是靠拾荒挣来的。每天天没亮,葛老就出去转悠,饭店、市场、居民区的每一个角落,只要是有废品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大到纸壳,小到烟盒,他都尽量捡起,每天拾荒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有时都顾不上吃饭,老伴说他比上班都忙。就这样,老人先后资助了崔小妹、梁洋洋、邓华、梁华清等15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小学生。

    千里还钱的的哥钱百万

    今年3月14日5时,松原市的哥钱百万接车后在江北富江苑小区拉了一名年轻女子,她拎着皮箱,背着一个粉色挎包,还有几个皮包,着急往松原火车站赶。把人送到火车站后,钱百万回家吃早饭,当他准备继续出车时才发现,车后排座位上有个粉色挎包。他很清晰地想起来,挎包就是那位女乘客的。为了寻找这位女乘客的联系方式,钱百万把包打开了,嚯,包里有1万美元、3万港币和3000元人民币,还有护照、港澳通行证、身份证、银行卡等,身份证显示,丢包女子姓谢。为了找到那位女乘客,钱百万拨打了吉林交通文艺台的热线电话。20分钟后,一名女子打电话过来,经过确认,挎包确实是谢女士的。但谢女士说,她乘坐的火车刚过长岭县太平川镇,她也想不出办法怎么取回挎包。

    “那趟火车途经山海关站,我开车把包送过去。”钱百万说。随后,他给晚班司机姜师傅打电话,他们一起开车经长春走京沈高速直奔山海关,为了赶时间,两人连饭都没吃,累了就换着开。当天18时,驱车8小时后,钱百万终于在相隔1000多公里的山海关火车站见到了谢女士,将挎包还给了她。谢女士从钱包里拿出2000元钱表示感谢。钱百万婉拒了酬谢,最后只留了5美元做纪念。3月15日8时许,钱百万回到松原,这次往返费用花了2000元,这钱是他从姜师傅那里借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贫困学生 大雨 雨季 重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