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就在广东省江门市举办了今年的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培训班。据组织者介绍,这次的技术培训,是2006年以来参训人数最多的一次。
6年来,我国水稻机插水平从6.5%提高到2011年的23%,如果加上机直播、机移栽的面积,整个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25%,全国有四分之一的水稻种植实现了机械化插秧。
2月16日下午2点,培训班安排大家乘车来到江门开平市的水口镇,示范现场就设在这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是农民增收增效的保障”、“大力推进水稻插秧机械化”等宣传彩旗,从路口一直插到示范现场。承办方讲,他们就是要大力营造一种氛围,吸引更多的农民来亲眼看一看机械化插秧到底与传统插秧有多大的不同,让农民喜欢上机插秧,让他们从水稻生产的“三弯腰”中彻底解放出来。
几百米长的稻田机耕道,被农民、生产技术人员、农机企业人员和机手们挤了个水泄不通。记者发现农民中很多是“守地”的老人和妇女,其中不少妇女怀中还抱着娃娃。
随着江门农机办同志的一声令下,大小耙地机具轰鸣作响,一台台拖拉机牵着机具往复田间,一个来回十米多宽的一长溜地就耙好了;机耕船你来我往,张显“英雄”本色。没多大工夫,偌大的一块稻田被耙得光溜溜的,水浅、面平、底实,完全达到了机插秧的要求。
两位农机部门的参训人员在记者身旁议论:“要是咱们那里能多将土地流转一些在一起,用机械生产该多好啊。”另一位插话说:“最好是五十年不变。”
嘟、嘟、嘟……插秧机上阵了。两幅的、四幅的、六幅的,低速的、高速的,国产的、进口的,各式插秧机同场竞技,好不热闹。水口镇的林老汉和同来的乡亲,看着高速插秧机赞叹不已。“比咱俩的手扶式可快多了,也不知道多少钱,国家能给补多少?”老林说。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老林:“在现场的最北头有插秧机生产企业,你到那边去问问。”老林和同乡一起往北面的机械展示区走去。
嗡、嗡、嗡,珠海“银通”公司的无人直升机飞过来了。前进,后退、旋停,俯冲、超低空喷洒农药,一招一式做得是那么完美,博得满堂彩。农业部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罗锡文院士说,当初,国内有农技推广部门想从英国和日本企业购买无人机从事农业航化作业,但他们不卖,说是怕中国用于军事用途。记者感觉这些企业有点让人贻笑,心有怯意带刀远足,碰上人总感觉人家身上都掖着枪。如今,珠海“银通”、南京农机所、无锡市都可以生产无人机。“银通”的石先生告诉记者,他们的无人直升机将“油动力”改为“电动力”,既方便又快捷还环保,每小时可以喷洒20亩农田,节约农药50%,节约用水90%。
在展示区,平板育秧线、机械育秧流水线、插秧机、耕整机、旋耕机、植保机、软底秧盘、硬底秧盘、拖拉机……令人目不暇接。机械化育秧大棚成了来宾的最爱,如何保温、加湿,怎样增加光照,育秧床可不可调,工作人员逐一解答着咨询者关心的问题。
水(田)上、地上、天空,记者仿佛看到了我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空地一体战”的壮美画卷。
(本报记者 王东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2-24/179517.html